刘强东为什么讨厌PPT“大神”?
2025-08-21
有些人说得天花乱坠,却什么事都没做出来;有些人话不多,但脚下的路走得稳稳当当。刘强东为什么讨厌“PPT大神”,其实背后讲的是一个“虚”与“实”的道。
在现代企业里,PPT成了一种奇特的语言,五颜六色的图表,套话连篇的逻辑,听起来光鲜亮丽,仿佛只要把“战略、用户、创新、协同”几个词拼在一起,就能构筑一座成功的大厦。但刘强东在京东的会议上痛斥这些“大神”,是因为他看到了一种危险:企业逐渐被虚假的包装、空洞的表述所绑架,真实的问题、真切的挑战,被掩盖在一页页华丽的幻灯片后面。
这让我想起农田里的庄稼。地里有没有收成,不在于农民嘴上说得多么动听,而在于他是不是每天弯腰下地、是不是耐心拔草浇水。农民若是整天夸耀自己将要丰收,却不肯流汗下田,那么到了秋天,田里只剩荒芜。企业也是一样,PPT再漂亮,也换不来客户的满意,也换不来产品的进步。刘强东所讨厌的,并不是工具本身,而是人们在工具里安了一个藏身之所,让自己不用直面现实,就能显得很“聪明”。
慢慢体会,就会发现,这篇文章真正要回答的问题并不是“要不要做PPT”,而是“企业文化到底该长在虚饰的表象里,还是该落在真切的行动里”。吕伟胜的故事正是明证:当文化被重新定义为务实,所有的繁复包装都被剔除,会议只用白底文档,老板带头节俭,不报销、不享受特殊待遇,整个企业才一点点变得扎实。那些浮夸的员工受不了,离开了;留下来的都是能干事、肯干事的人。
在这一层承接里,可以看见“道”的影子。所谓文化,不是写在墙上的几句口号,而是每一天真实的选择与行动。就像水流走向哪里,才决定了河道的形状。企业里,老板先要身体力行:节俭就节俭到底,务实就务实到底。员工才会照着这股水势而行,不敢弄虚作假。刘强东为什么痛心疾首?因为当中高层靠着PPT与新名词来蒙混时,整个企业就像在建沙滩上的高楼,看似挺拔,实则随时坍塌。
到了顿悟的时候,我们就会明白:刘强东讨厌的不是“美化的PPT”,而是“借此推卸责任的文化”。一个人若是总在说新概念、讲大词,但不肯揭开真实的问题,他其实是在用幻象欺骗自己和他人。真正的文化,是能让人不由自主行动起来的力量。比如那家旅游公司坚持“用户第一”,即便赔了几个亿,仍然把错误当作自己的责任,结果几年后赢得了用户的心;而另一家公司推脱责任,短期保住利润,却逐渐失去了客户。文化不是空喊,是用一次次痛苦的代价换来的真实。
这一点,与修行并无二致。修行不是每天嘴里念着“慈悲”“智慧”,而是在人际摩擦里,你是否真的忍下一口气,是否真的愿意多一点善意。若只是挂在嘴上,那就是“修行的PPT”;若能落实在日常的选择里,那才叫“修行的功夫”。企业文化亦然,知行合一最难,却也是唯一的路。
最后要说明理。我们身处的时代,信息浩如烟海,包装手法层出不穷,每个人都可能陷入“说得漂亮,做得不力”的陷阱。刘强东的提醒,不只给企业管理者,也给每一个普通人:生活不能靠“PPT式的自我安慰”。我们写下的计划,不如每天多走一步;我们讲出的梦想,不如先完成一件小事。真正的智慧,不在虚饰,而在真实;不在花言巧语,而在脚踏实地。
所以,刘强东讨厌“PPT大神”,其实是在讨厌那种让人离开真实的文化。他要的,是一个敢说真话、能做实事的团队。这不只是企业的需要,也是人生的需要。修行的道,往往就在最普通的生活里:少一点虚饰,多一点真心;少一点浮夸,多一点踏实。如此,才不会被幻象迷住眼睛,才会走到真正的丰收之地。
合十,如夜话,至此。
推荐书籍:《你所做即你所是:企业文化如何成就企业》(本·霍洛维茨 著,浙江教育出版社,2021年),这本书系统讲述了文化落地的重要性,与本文主旨高度契合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