涣:亨。王假有庙,利涉大川,利贞;水到大处才成海,风行万里才自在
2025-08-21
涣:亨。王假有庙,利涉大川,利贞。
彖传:
涣,亨。刚来而不穷,柔得位乎外而上同。王假有庙,王乃在中也。利涉大川,乘木有功也。
象传:
风行水上,涣;先王以享于帝立庙。
心若能聚,就能渡过一切难关。
世上的人,总是在散与聚之间徘徊。散的时候,心思像风吹开的蒲公英,飘飘荡荡,不知要落到哪里去。聚的时候,念头像溪水汇入江河,慢慢有了力量,可以推动沉重的船只渡过江面。卦名“涣”,是散开的意思,可是在“涣”里头,却藏着“亨”,藏着通达。古人看到风吹过水面,水纹一圈一圈扩散开去,于是说这是“涣”的象;可是他们并不忧心散开,反而看到散开的另一面——正因为散,所以才能通,才能合。正因为一切都能聚散无常,才有了新的可能。王假有庙,是说国王来到宗庙里,心有所归;利涉大川,是说当你有归处,就能渡过危险的大河;利贞,是说散开之后,还要守住正道,不迷失自己。人生不也是如此吗?心若能安放在庙堂里,就不怕前路的波涛。
如果细细体会,我们每个人都曾在“涣”的境地里。比如日常生活里,心里乱的时候,常常觉得自己像风中的一张纸,飘来飘去,没什么主见。做事情的时候,东一榔头西一棒子,热了一阵子就散掉了,最后什么也没有完成。人际关系里也是这样,朋友、同事、家人,若不能以心相聚,彼此就会渐渐散开,各走各的路。可是你若换个角度看,散未必是坏事。它提醒我们不能执着于紧紧抓住,而要学会在散开的同时,找到聚的方向。就像古人说“乘木有功”,小小的木筏子,看似弱小,却能带你过江,只要方向对了,心不慌乱。
我想起一句话:水到大处才成海,风行万里才自在。散开的风、水,若能找到归处,就能形成更大的力量。王假有庙,庙在这里不只是祭祖的地方,更像是心灵的根。人活在世上,总要有个能安放心的所在,有了这个所在,哪怕身在风雨中,也能不乱。就像漂泊的人,心中若有家,就算脚下的路再远,也不觉孤单。庙在心中,就是那份让你想起便会安定下来的信念。
忽然间,我明白“涣”的智慧其实很贴近我们的日子。人这一生,总有心散乱的时候,总有方向迷失的时候。如果只是埋怨自己不够集中,或者只想着去强行抓住,反而会让自己更疲惫。真正的办法,是在散开的风里找到风的规律,在扩散的水纹里看到水的归宿。风行水上,看似无序,却有方向。就像修行,不是逼迫自己心不动,而是让散开的心回到正道上来。涣而亨,就是让风吹动的涣散,最终成为通达的道路。
于是,我顿悟到:涣并非凶,而是机缘。涣提醒我们要把散开的心重新聚拢,但聚拢不是靠执拗,而是靠找到合适的所在。利涉大川,是说在人生的险阻里,靠的不是蛮力,而是内心的稳固。利贞,是说不论风散水流,心里有道,就不会迷失。生活里无数的考验,其实都在教我们这个道理。哪怕日常的琐碎,也在提醒:别让心散乱得无处安放,要找到自己的庙。庙可能是一种信念,可能是一份爱,也可能是一种责任。它让你在涣散之中,重新汇聚力量。
到这里,我才更深刻地感到,这卦辞为什么说“亨”。我们总觉得顺利才叫亨,其实真正的亨,是在散乱里还能找到归宿。就像竹子,风一吹它就摇摆不定,可它的根扎在地下,风再大,它依旧挺立。人生也是,外面再散乱,心若有根,就能安然。若心中无庙,就像无根的浮萍,风一吹便不知所踪。可是若心有所归,就算是小木头,也能载你渡过大河。
所以说,这一卦像是在提醒我们:要敢于面对散开,因为散开的背后正藏着新的聚合。要敢于信任风水的变化,因为变化之中藏着通达的可能。更要敢于在心里建一座庙,让这颗心不至于迷失。风吹水动,看似无序,其实就是在教我们顺应与安定。人间纷纷扰扰,不过是涣的表象,若能借散而聚,借乱而安,那才是真正的智慧。
心若能聚,就能渡过一切难关。心若能安,就能行走四方无惧。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
推荐阅读:《周易译注》作者:李零,中华书局,2011年出版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