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涣: 上九:涣其血,去逖出,无咎;“止损”的智慧
2025-08-21

涣:

上九:涣其血,去逖出,无咎。

象传:

涣其血,远害也。

能避开伤害的智慧,不在拼命对抗,而在懂得远远走开。

《涣》卦的上九爻说:“涣其血,去逖出,无咎。”《象传》解曰:“涣其血,远害也。”文字很直白,却像一盏小灯,照进日常的黑暗里。血,本是身体的要害,代表危险与伤害;“涣其血”,就是让伤害化散,不再近身;“去逖出”,就是拉开距离,走得远一些;结果是“无咎”,也就是不招惹祸患。上九的位置在卦的最上,是事情发展到极点的时候,若还要逞强,只会陷入险境。唯有懂得远离,才能真正保全自己。核心问题在于:当局势已至尾声,充满危险时,我们该如何选择?答案就是——不恋战,不逞强,不死扛,而是放下执念,走得远些。

生活里太多人习惯硬碰硬。面对伤害时,不甘心退让,觉得退就是输,觉得远离就是懦弱。于是一次小小的争执,演变成无法收拾的冲突;一段本可以体面结束的关系,被死死纠缠,弄得彼此伤痕累累;一桩明明可以放手的事业,因不愿认输,反而赔上健康甚至性命。可是《涣》的智慧告诉我们,真正的勇敢,不是死死对抗,而是懂得在危险来临前抽身而退。远离不是胆怯,而是护持。退一步,不是输,而是给自己留活路。涣其血,就是让伤害无从着力。

这让我想起生活里一些具体的场景。比如,一个人若和朋友因琐事争执,若硬要分个高下,往往越闹越僵;可若在最初看清苗头,主动远离,待情绪散去,再沟通,反而无事。又比如,一个人若在职场里遇到不公待遇,若一味硬扛,不仅得不到公正,还可能耗尽心力;若能果断离开那样的环境,转向更合适的地方,反而海阔天空。甚至修行中,若心里起了执念,非要压制它,结果越压越强烈;若能观照之后轻轻放下,反而不再受害。上九提醒我们:远离不是退缩,而是智慧的选择。

我慢慢体会到,这里所谓的“去逖出”,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远离,更是心灵上的抽身。真正的伤害,往往不是外物,而是内心的执着。别人说了一句话,我们若不放在心里,它就只是空气;可若死死揪住,便是一根刺,日夜刺痛。“血”就在心里流。如何“涣其血”?唯有放下,唯有抽离。看似外出一步,实际上是内心向外展开。心若能远,祸害自然不能近。

我顿悟到,这一爻要告诉我们的,其实是“止损”的智慧。人生中有很多局面,本就难以圆满,若硬要圆满,只会赔得更多。此时最明智的选择,就是承认局限,及时止损,远远走开。这份远离,既是勇气,也是慈悲。因为若你继续硬撑,不只害自己,也会害到别人。止损就是保护。远离就是成全。让伤害化散,就是最大的善待。

放到当下,这份智慧格外需要。现代人习惯把“不退”当成坚强,把“硬扛”当成价值。于是总是把自己拖到遍体鳞伤才罢休。可是上九说得清楚,涣散到极点时,不宜再坚持,而是要远离。远离并不意味着失去,而是换取无咎。你若死守危险,就一定要付出血的代价;你若懂得放下,反而能保存力量,走向新的可能。这正是人生里最难得的选择。

最后我才真正明白,《象传》说“远害也”,其实是极简的点拨。害若近身,再强大的人也会流血;害若远去,再弱小的人也能安宁。关键不在强弱,而在你能不能保持清明,知道何时该走。远害,不是怕,而是智。

能避开伤害的智慧,不在拼命对抗,而在懂得远远走开。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

推荐阅读:《周易译注》,作者:李零,中华书局,2011年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