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粥左罗:做知识付费,如何避免暴雷|防暴雷手册
2025-08-22

世上最难的是守住初心,做事不急不躁,才能走得长远。

有人说,知识付费是条快路,做得好能一夜暴富,做不好则顷刻暴雷。粥左罗的文章《防暴雷手册》其实不只是提醒从业者如何规避风险,更是在当下喧嚣的世界里,敲打一声静钟:你要做的不是贪快,不是许诺,而是学会安顿,学会取舍,学会看清人与事之间的真实分寸。文章里的十七条规劝,表面看是商业操作的经验总结,实则是对人心的洞察,对道的顺应,对术的节制。一个人若在其中看到的只是赚钱的技巧,那就失了根本;若能看见其中蕴藏的清醒和警觉,就会发现它背后照见的,是如何在人世浮沉中保全清净与真诚。

文章的开篇,作者提出不要用“赚回学费”的承诺去吸引人购买。这句话看似提醒营销手法的危害,实则指向一种生活的智慧:不要贩卖虚妄的希望。人总是希望有保证,希望有人给出结果,可是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外力所能托付的。于是他说,不要承诺结果,不要过度许诺,不要套娃式赚钱,不要把普通人的辛苦钱变成自己的暴利。每一条看似冷冷的规劝,却都带着一份慈心——那是一种过来人的清醒,也是希望后来者别再被同样的贪心和急切吞没。

随着逐条展开,逻辑渐渐清晰:先指出虚假的承诺与贪婪的定价是根本的埋雷,然后提醒人们要注意交付与服务的匹配,再进一步指出长期主义与能力建设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。文章像是一位站在风雨中走过一遍的人,把自己身上的淤泥抖落下来,给后来者看:这片路哪里湿滑,这片路哪里深坑。可他没有高高在上地训诫,而是用“尽量”“最好别”这样的词,保留了余地,也保留了慈悲。读来有一种人情味,不是教条,而像朋友悄悄耳语。

走到文章的深处,便会发现一个顿悟:原来所谓“暴雷”不是天灾,不是运气,而是心里的贪欲和浮躁所引。承诺过多,是贪求眼前销量;定价过高,是贪图一时暴利;学员贷款来付费,是被“灵丹妙药”的幻象所迷惑。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道,都是急功近利的术。道在何处?道在于交付,道在于真实,道在于一份安心的付出。文章里提醒要做长线口碑项目,要多积累真本事,要让交付的精力大于卖的精力。那就是道的显现。若能懂得“术”只是工具,而“道”才是长久的根基,那么做知识付费,不仅不会暴雷,反而能生根发芽,绵延不绝。

最后归于明理。一个修行者若读这篇文章,看到的不是商战经验,而是生命的姿态:少一些贪,少一些虚,少一些急切,就能多一些清净,多一些笃定,多一些柔和。真正的交付,不只是把知识传出去,更是把心安顿下来。真正的长久,不是靠花样百出的营销,而是靠一砖一瓦的累积。写作者说自己很纠结,怕得罪人,其实这恰恰是真心。怕得罪人还要说,说明心里有一份对行业的爱,对同行的善意。修行的眼光看,这就是“无畏布施”。因为善意出发,所以即使言辞锋利,也不失慈悲。

若我们在生活中也能这样:在做事时多想一分别人感受,在许诺时留一点余地,在定价时秤一秤真实分量,在交付时多给一点诚心。如此,人生的许多暴雷,也就不必发生。人与人之间的信任,行业与行业之间的风气,也能慢慢清朗。看似是写给知识付费的规劝,其实是写给每一个想走长远之路的人的心灯。灯虽小,能照见自心;灯若燃,能点亮他人。

合十
如夜话,至此。

推荐阅读:稻盛和夫《活法》,东方出版社,2005年。书中讲述如何在事业与人生中坚守真诚与长远之道,与此文精神相互印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