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识付费:尽量别“教学员套娃式赚钱”。
2025-08-22
真正的赚钱之道,是靠自己的手艺而不是靠兜售别人的手艺。
我常常在生活里看到一种现象:有些课程打着“帮你赚钱”的名号,学员们最直接的盈利方式却不是用学到的本领,而是继续分销课程本身。一个学写作的人,不是靠写作接稿、出版、创作变现,而是靠拉人来买写作课赚钱。表面上看似繁荣,实际上只是一个套娃,一个空壳子套着另一个空壳子。这样的循环短时间内或许热闹,长远看却不成立,因为它没有真实的价值落地,没有扎根的土壤。真正的学习,是让人获得一技之长,能够凭借这技艺养活自己,而不是靠倒卖课程来维持表面的收益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?因为人性喜欢捷径。与其辛苦地练笔、思考、打磨作品,不如直接转卖现成的东西来换取佣金。这样的方式像是在空中搭楼阁,看上去高耸,实则随时可能倒塌。修行的心告诉我,真正有价值的教与学,不是靠套娃式的包装,而是靠一锤一凿的本事。教写作的,要让学员写出能打动人的文字;教编程的,要让学员敲出能运行的代码;教音乐的,要让学员能独立演奏旋律。若只是靠“分销”维持,学员们终究会困在原地,既走不出属于自己的路,也得不到真正的成长。
我想到一个比喻:如果一个人学会了种地,他可以年年收获;如果一个人只是靠卖别人家的粮食,他的命运全系在供货方的手上。前者是扎根,后者是漂泊。套娃式赚钱就是漂泊,暂时有粮,长期无根。学员们若只是靠卖课程来获利,便会陷入一种依赖,他们并未真正长出“写作”这门手艺,只是成了课程的附庸。一旦这个链条断裂,他们便无以为继。这样的赚钱方式,注定无法长久。
在一次交流中,有个学员问我:“老师,如果我写不好,靠分销你的课赚点钱,可以吗?”我沉默许久,告诉他:“可以,但这不是你要走的路。你若真心学写作,就该把心思放在文字上,而不是放在拉人上。”他说:“可那样太慢了。”我说:“慢,就是快。”当一个人真正写出有价值的东西,他获得的自由和力量,是任何分销都换不来的。写作是一门手艺,手艺必须靠时间、靠心血、靠反复淬炼。世间的果实从来不是转手得来的,而是亲手栽种的。
顿悟常常是在失望之后发生的。有人一开始满心欢喜,以为通过分销就能轻松赚钱,可是市场饱和后,渠道断裂,他们的收入戛然而止。这时他们才明白,原来自己并没有真正掌握一门技能。就像空手套着空手,最后一切归零。而另一些人,坚持默默写作,哪怕起初无人问津,哪怕稿费微薄,慢慢地,他们的文章有了读者,有了市场,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。最终,他们靠的不是卖课程,而是靠自己的作品养活了自己。两者的区别,就像沙上筑塔与山上建屋。沙上的塔,再华美也不稳固;山上的屋,再简陋也能长久。
到了这里,道理便很清晰了。教学之道,不应引导学员走入“套娃式赚钱”的幻象,而应引导他们真正学会一门手艺。手艺是实,套娃是虚。实能养人,虚终难久。作为授课者,若只是让学员靠卖课程维生,等于没有真正传道授业,只是制造了依赖和幻梦。作为学习者,若只是想着走捷径,不愿下苦功,也终究会被现实击碎。真正的学习,是让你内心生出一种安稳:就算外部风声变幻,我也有自己的技能立身;就算渠道断裂,我也能凭借双手养活自己。
修行的本质,是直面真实,不做虚妄的梦。教学的本质,也是如此。你不能只让学员靠分销赚钱,你要教会他们靠学到的本事赚钱。这才是长久之道,这才是让他们不再依赖,而是能独立行走的根基。就像竹子,不是靠依附别的竹子来生长,而是靠自己的节节拔高,最后成林。
合十
如夜话,至此。
推荐阅读:《匠人精神:一生做好一件事》[日]藤井正雄著,东方出版社,2016年。这本书强调技艺的根本价值,提醒人们不要沉迷捷径,而是通过踏实磨练获得真正的成长,与本文的主题呼应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