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识付费:尽量不要“通过晒单晒转账招学员。”
2025-08-22
你展示什么样的诱因,就会迎来什么样的人。
在这个世界上,招生的方式不止一种。有些人选择在朋友圈里晒转账截图、晒收入记录,用这种方式来证明“看,我这里真的能赚钱”。这种方式的确能引来眼球,甚至能迅速招到学员,可是细想一下,靠这种方式吸引来的,是什么样的人?往往是那些急切想要快钱的人,他们看重的不是学习本身,不是扎实掌握一门技能,而是“能不能立刻赚到钱”。当他们发现事情并不如自己想象般轻松时,他们的失望会很快转为埋怨,甚至指责。于是,本来是一场传道授业的事情,变成了一场互相消耗的纠葛。
相比之下,若一个人用踏实的内容、用真实的交付去吸引学员,那么被吸引来的人,大多也是愿意踏实学习、一步一步成长的。他们不会被一时的数字蒙蔽,而是更愿意看清楚长期的积累。他们知道,学习不是速成的买卖,而是需要时间的耕耘。这样的学员,哪怕进步缓慢,也会因为感受到自己在稳稳地成长而心安。授课者与学习者之间,便能建立一种良性的关系:你交付扎实的内容,他努力吸收消化,彼此成就,而非彼此埋怨。
我想到一个场景:在集市上,有人摆摊吆喝,说“来我这里,只要一夜之间就能发财”。于是摊位前挤满了人,但第二天摊子一收,这些人便走散了,剩下满地的喧嚣与失落。而在另一处,有个老匠人,不说发财,只是耐心展示自己做出来的器物,木桌、椅子、匣子,每一样都精致结实。来的人不多,却常常有人回头,再三光顾,因为他们知道,这里买到的是真东西。晒转账的方式,就像前者的吆喝,热闹一时,却空洞;而踏实交付,就像后者的匠心,安静无声,却能长久。
在教学的过程中,真正考验的是心的定力。人性的浮躁,总是希望找到最亮眼的捷径。晒转账之所以吸引人,就是因为它满足了“眼见为实”的心理:我看见别人赚到了,所以我也可以。但这是一种表象,背后并没有告诉你,那个人花了多少心力,经历了多少试错,甚至他是否真靠学习赚到钱。你看到的是结果,却没有看到过程。这样的吸引,注定会误导。因为它引来的人,并不是认同知识价值的人,而是追逐幻象的人。
顿悟常常出现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。你会发现,那些靠晒单吸引来的学员,最容易在中途放弃。他们一开始怀着巨大的期待,结果发现并不能轻松获得,于是转头离去。甚至,他们还会把失望投射到你身上,质问你为什么没让他们快速成功。而那些靠内容吸引来的学员,即使开始时成绩微薄,却能坚持走下去。他们懂得,知识的作用不是立竿见影,而是潜移默化。今天多一点积累,明天多一点领悟,长久下来,步步都是进展。
到这里就能明白,吸引方式与吸引到的人,是一体的。你若展示的是快钱,就会迎来逐利者;你若展示的是耐心,就会迎来耕耘者。逐利者来得快,走得也快;耕耘者来得慢,却能走得远。修行讲究因缘,你种下什么因,就结什么果。教学也是一样。用转账截图来招生,看似是捷径,实则是歧途;用扎实交付来打动人,看似慢,实则是真正的正道。因为你吸引到的,正是和你的方式相匹配的人群。
明理便是:做事要清楚自己要什么。如果你只求热闹,可以选择晒转账,但你必须承受随之而来的喧嚣与抱怨。如果你求长久,就要选择用真实打动人心。后者的过程更慢,但最终会让你遇到一群同样笃定的学员。他们的节奏与你相合,他们的心态与你共鸣。教学的价值,从来不是把人拉进来,而是让人走出去。走出去,不是带着埋怨,而是带着本领。
合十
如夜话,至此。
推荐阅读:《匠人》山下恒彦著,中信出版社,2018年。本书通过不同匠人的故事,讲述了踏实耕耘、坚持本真的意义,与“不要靠虚浮的方式吸引人”这一主题相契合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