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难道我认真打磨的文章,还不如他们拼凑的?;破这种认知
2025-08-24

难道我认真打磨的文章,还不如他们拼凑的?;

真的有在认真打磨吗?真的每字每句,从头至尾,心都在里面吗?未必。

大多数人的所谓认真只是比马虎粗心稍微用了一点力而已。

而这离用心相差着十万八千里。

用心的前提则是心定。

文章写得是否比别人拼凑的有力,并不在外表,而在心是不是真的定了。

很多人说自己写得认真,但所谓认真,只是比粗心多花一点点力气。就像做饭,有人说自己用心做,其实不过是把菜洗得稍微干净,火候稍微掌握。但真正的用心,是每一刀都在刀口上,每一味都调得合和。文章也是如此。佛家讲“心净则国土净”,心若散乱,再精巧的字句也会空洞;心若清定,哪怕寥寥几行,也能穿透人心。你问为什么拼凑的文字有时比打磨的文章更受人追捧?因为人的注意力容易被声色吸引,被热闹裹挟。热闹的文字,不必真,只要足够刺激,就能赢得一时。但若问能否长久安人心,那却不可能。真心的文字,才是经得起时间打磨的。

《易经》说“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”,静,是修的根本。写文章也是修心的镜子。你若心浮,就算把字句反复雕琢,也只是表面工夫,像玉石打磨得光亮,却没有温润的内质。真正的打磨,首先要打磨心。心若散乱,笔下就多是堆砌;心若安定,笔下自然有力。《论语》里有一句:“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,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”意思是,内容要真,文采要恰,二者和合,才是真正的文章。很多人所谓的认真,只是文采上的雕饰,没有触及质的根本,所以和拼凑并无本质不同。

承着来看,“用心”到底是什么?用心不是努力,不是熬夜,不是字斟句酌到苛刻,而是“心在其中”。《大学》说“诚意正心”,诚意才是真正的用心。你写一篇文章,每一句话都发自内心,不是讨好,不是炫耀,不是凑字数,那就是用心。若你写的时候想着读者会不会喜欢,想着点击量多少,心已不在文章,而在结果。这样写出来的东西,再精巧,也是“意散”。真正的文章,是你把整颗心放进字里。庄子说“大巧若拙”,真正的用心不是表面的繁华,而是看似简单,却能直达灵魂。

顿悟的那一刻,就是明白:用心的前提是心定。没有心定,就没有用心。就像一个人心慌意乱去泡茶,手忙脚乱,茶叶再好也冲不出香味;但若心静如水,一呼一吸之间,泡出来的茶自然清澈芬芳。写作同理。你坐在案前,心还在四处游走,想着比较,想着输赢,笔下写的都是虚妄。只有心真正安住当下,才会每字每句都有灵魂的气息。佛家讲“定能生慧”,心先定下,智慧才能流出。写文章,不是拼力气,而是修定力。真正用心写的文字,不用雕饰,读者也能感到里面的光。那光来自文字,更来自作者的心。

明理之时,你就会释然。原来所谓“认真”与“拼凑”的区别,不在于时间多少,不在于技巧高低,而在于有没有一颗定心。别人拼凑的文章,或许一时引人,但终究是虚火。你若真能把心安定在字句里,让文字成为心的映照,那才是恒久之道。就像道家说的“上善若水”,水不与人争,却能滋养万物。真正的文字,不争热点,不争喧嚣,却能在人心里留下回响。

所以,别去计较别人拼凑的文章赢了热闹。你要问的是:我写的时候,心是不是真的在里面?若心在,哪怕默默无闻,也是在修道;若心不在,即便热闹非常,也不过是空壳。写作即是修行,修的是心的专注,心的定力,心的真诚。定心一到,文章自然有力。那时你会明白:真正的胜负,不在别人,而在自己有没有守住一颗用心的心。

合十
如夜话,至此

推荐阅读:《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》(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),作者罗伯特·M·波西格(Robert M. Pirsig),1974年首次出版,企鹅出版社等均有可靠版本。这本书以修摩托车为喻,阐述“用心”和“质量”的哲学,正与“心定而用心”的写作之道相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