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赚钱的本质是自律,尊重规律,并严格按着规律走
2025-08-24

赚钱要靠自律,但不是死拼的自律,而是能看见人心和市场的自律。

常常有人以为,自律就是每天早起、努力工作、不停重复。这样当然也能换来一点点收获,但那只是最低层的自律。真正的自律,不是盯着自己要什么,而是看见别人要什么。它要求你敢于放下眼前的小满足,不再一味取悦自己,而是学会转身,去迎合市场的节奏,去回应用户的心声。那是一种更深的修行,看似在赚钱,其实在修心。

《易经》里说,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”这句话最浅的意思是,处在困境时要懂得变化,变化之后才会顺畅,顺畅才能长久。赚钱也是一样。你若只抱着一套自我喜好的习惯拼命用力,就会撞到墙。只有愿意改变,去观察、去学习,才可能打通人与市场之间的阻塞。真正的自律,就是敢于舍弃个人的固执,顺应规律,保持与时代和人心的沟通。

佛家常说“放下我执”。人若是执着在“我要怎样,我喜欢怎样”,最后只会活在自我的幻相里。赚钱的世界里,放下“我喜欢”,转而去看“人需要”,就是一种放下我执的修行。你开店,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品味,而是为了让顾客找到他们真正想要的;你设计产品,不是为了取悦自己的虚荣,而是为了满足真实的需求。这份转念,正是自律的最高境界。

很多时候,我们以为赚钱是不断索取,其实它本质是不断给予。给予什么?给予他人所需,给予市场所缺。道家的话说,“圣人后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”意思是说,圣人把自己放在后面,反而走在前面;把自己置于外,反而能长久存在。赚钱的道理正是如此:你先把自己的欲望放下,去成就别人,结果别人会反过来成就你。

这样的自律,其实比单纯的“努力”更难。因为努力只是对自己的管束,而自律则是对欲望的克制。努力可以让人每天加班,但自律却要求人放弃那些一时的安逸,甚至放弃展示自己“我多厉害”的快感,而转身去琢磨用户心里看不见的渴望。那种不讨好自己,转而讨好别人的选择,往往才是财富真正涌流的源泉。

当你在生活里慢慢体悟,就会发现赚钱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谋生手段,它是一种磨练心性的方式。它让你学习观察,让你学习忍耐,让你学习舍弃,也让你学习承担。《红楼梦》里贾府富贵奢华,最后却家道中落,正是因为他们只顾自己享乐,却没有回应世道与人心的变化。钱不是问题,钱是镜子。它映照出你如何面对世界,如何面对自己。

直到有一天,你会突然明白,真正的自律不是逼着自己吃苦,而是训练自己去放下小欲望,去回应大规律。钱只是结果,不是目标。赚钱的本质是顺应规律、满足人心,而这背后,是你能否安住在放下与成全之间。正如《道德经》说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”能胜过自己的欲望,才是真正的强大。能约束自己去成全别人,才是真正的自律。

明理之后,你的心会轻松许多。你不会再纠结于“今天赚了多少”,也不会困在“我还差什么”。你知道钱只是水,流向哪里,看的是地势。你若铺好渠道,它自然会来。你若堵住出口,它自然会走。真正的修行者不会抓水,而是懂得疏导。赚钱同样如此,不在抓,而在顺。你把自己放下,市场和用户就会把你托起。

赚钱的自律,不是折磨自己的身体,而是熏习自己的心。你在研究市场的时候,其实在研究无常;你在满足用户的时候,其实在练习慈悲。你放弃取悦自己时,其实在学习无我。最终你发现,钱只是你修行的一片落叶,风吹来时,它轻轻飘到你脚边。你若贪心,它会飞走;你若安静,它会停留。

合十
如夜话,至此

推荐阅读:《道德经》老子著,全球最广泛传播的东方经典之一。推荐商务印书馆1993年王弼注本,或可参阅D.C. Lau英译版(Dao De Jing: A Penguin Classics Book, Penguin Books, 1963),它以简洁深刻的语言揭示了顺应自然与克己自律的智慧,与本文主题暗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