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一个人赚了100万,是吃了100万的屎,赚了1000万是吃了1000万的屎?
2025-08-24

一个人赚到钱,不等于吞下屎,钱和苦难不是必然的等价物。

那句话听上去狠辣,仿佛所有财富都必须踩着屈辱与痛苦换来。但若细细想,它过于武断。因为财富的背后确实有代价,但代价并不单一,不是每一分都对应着吃苦受辱。有的代价是时间,有的代价是思考,有的代价是学习与忍耐,还有的代价是与人合作、放下自我。若把这一切全都称为“吃屎”,那未免糟蹋了人的努力,也侮辱了生命的智慧。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吃屎,而在于你是否看清代价的本质,并能否心甘情愿去承担。

《易经》说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财富往往是对自强的回报,是在不断试错、不断坚持、不断修正中换来的。把这一切简化为“吃屎”,固然带着一种世俗的嘲讽,却遮蔽了更深的道理。钱不是屎,钱是交换。它来自你满足了他人的需求,你解决了某种问题,你创造了某种价值。人们之所以觉得赚钱难,是因为满足别人往往需要压下自己的欲望,而这种压下被夸张地说成了“吃屎”。实际上,那只是修行中的磨炼。

佛家说“苦集灭道”。苦是事实,世间无一处不带苦。但苦不等于屈辱,苦也不等于污秽。一个农夫在烈日下劳作,汗水湿透衣衫,他赚到的粮食,是不是就等于吃屎?不是,那是顺应自然,用力换得果实。一个工匠反复打磨器物,手上起茧,他赚来的钱,是不是就等于吃屎?不是,那是心手相应,磨砺之后见光。钱背后的苦,是修行的必经之路,而不是屎桶里的污秽。

世俗语言喜欢夸张,用“吃屎”来形容忍辱负重,但若你把它当成真理,就会走偏。真理不是夸张的比喻,真理是能经得起反复验证的规律。赚钱的规律,不是强行吞咽恶心,而是懂得交换、懂得取舍、懂得忍耐。《道德经》说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。”真正的赚钱,不是让自己不停受辱,而是学会分寸,知道什么时候进,什么时候退。能看清自己的界限,才能在财富的道路上不迷失。

顿悟在于,钱与屎的比喻,其实提醒我们一个事实:财富和牺牲总是连在一起。但牺牲的形态,不必污名化。有人牺牲的是安逸,放弃了躺平;有人牺牲的是面子,低头去学、去请教;有人牺牲的是时间,舍弃玩乐去钻研。你看到的是屈辱,但他看到的可能是心安。若你总是觉得自己在吃屎,那你赚到的钱永远伴随着恶臭;若你把牺牲看作修行,那你赚到的钱就带着清明。

《庄子》里有个比喻,说彷徨无依的人看见大鹏展翅,心里只觉得荒唐。因为他们无法理解高飞的代价和意义。赚钱的人,有时必须走别人不愿走的路,承担别人不愿受的累。但那是选择,不是屈辱。真正的智慧,在于明白:每一分财富背后都藏着代价,但代价不是污秽,而是成长。

明理之后,你就能释怀。所谓“赚一百万是吃了一百万屎”,不过是世俗之人用来讥讽的一句狠话。它能提醒我们财富不白来,但若当真,就会陷入悲观和偏见。财富之路不必丑陋,若你能以修行的心态去面对,把付出看作修炼,把牺牲看作布施,那么赚钱就是成就,不是吃屎。世俗的眼光容易嘲笑,但修行者的眼光,会看到背后的因果。《论语》说:“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。”你若总觉得吃屎,是因为你向外看;你若能安住内心,财富就是自然而然的果报。

合十
如夜话,至此

推荐阅读:维克多·弗兰克尔《活出生命的意义》(Man's Search for Meaning),最初于1946年出版,Beacon Press 等多家出版社再版。这本书源自集中营的极端经验,深刻揭示了人类如何在苦难中寻找意义。它能帮助我们理解“代价并不等于屈辱”,而是可以转化为成长与超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