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毛主席的奋斗经历,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
2025-08-25

走不出来的时候,去做点事,去走一段路,你就会发现,困住你的不是世界,而是你自己。

我常常在心里想,为什么我们会被精神内耗困住?为什么好好的一天,明明什么都没发生,却感觉自己已经精疲力尽?有人说,这是因为心里的小人太多,它们在吵,在打架,在拉扯,把我们的精力掏空。但我想,真正的问题不是小人太多,而是我们自己不愿意迈开脚步。想太多,做太少,就像一潭死水,越来越浑,越来越臭。读到毛主席青年时的故事,我忽然懂了,治好精神内耗的方法不是在原地绕圈圈,而是走出去,走进真实的风雨,去做事。

很多时候,我们被困在自己的幻想里。想要成功,想要快乐,想要摆脱焦虑,可是心里只想不做。就像文章里写的,有人学英语,方法记了一大堆,可一本书翻来覆去还停在第一页。那种空转的疲惫,就是精神内耗。毛主席也年轻过,他也有过彷徨,也有过退学、改学、自学的时期。可他和普通人不同的是,他没有一直停在困惑里,他总会去试,去做。报考学校,退学,再报考,再试,直到找到最合适的路。那种一遍遍的尝试,哪怕是失败,本身就是破除内耗的药。因为只有你去做,你才能知道自己真正能不能走得下去。

我想起自己曾经的状态,心里总想着等到完美时机再行动。等有钱了,等有空了,等状态好了,再去学习,再去改变。可等来等去,日子都溜走了,自己什么都没做。对比毛主席青年时的劲头,我忽然觉得羞愧。他在十七岁才进小学,不怕丑,不怕被笑话;他在图书馆做个小助理,每天工资少得可怜,却能日日苦读;他被人“封号”,被人“背刺”,可从不放弃,一次次地站起来。这样的生命力,就是在教我们,人生没有完美的起点,也没有绝对顺利的道路,你只要一直走,就会走到属于你的地方。

有一天,我终于顿悟了。其实内耗和外部环境关系不大,它是自己和自己的较劲。真正的解法,就在那三句话里:踏实做,认真想,坚持住。踏实做,就是先行动,不管环境如何,哪怕只是小小的一步,都是破局的开始。认真想,不是胡乱瞎想,而是行动之后的思考,是在真实经历里总结出的智慧。坚持住,不是一天两天的冲动,而是能咬牙,能熬过,能一直往前的定力。毛主席说过,“自信人生二百年,会当水击三千里。”他年轻时就敢这样想,也敢这样做。那股子自信,其实不是空想出来的,而是一次次行动中打磨出来的。

想和做的关系,其实就像种子和土壤。想,是种子;做,是土壤。只有种子落进土壤里,才能长出芽,才能开花结果。如果你只是把种子捧在手里,天天盯着它发呆,它是永远不会生根的。精神内耗,就是把种子拿在手里磨来磨去,最后什么也没长出来,还把手磨破了。毛主席的故事,让我明白了,真正的生命力,是敢把种子丢进土里,哪怕泥巴糊满全身,也要看它破土而出。

写到这里,我心里生出一种力量。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迷茫,会有焦虑,会被困在自己的心里。但那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要不要走出去,去尝试,去做点事。毛主席在二十多岁的时候,已经开始为天下人的未来谋划;而我们现在二十多岁的人,还常常因为一点小挫折就自怨自艾。这样一对比,你就知道,精神内耗不是命运,而是选择。只要你选择去做,选择去坚持,你就会发现,路其实就在脚下,一直都在等你。

所以啊,若你觉得累,就别再想太多,先去做一件小事。读一本书,跑一公里,写一篇日记,哪怕只是整理好桌子,都是一种行动。你会发现,你的心一下子就静了下来,能量一下子就回来了。日子就是这么被一步步走出来的。别再问“怎么办”,先去做点什么,你就会知道答案。

合十
如夜话,至此

推荐阅读:《活出生命的意义》作者维克多·弗兰克尔(Viktor Frankl),他在纳粹集中营中悟出的生命之道,能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在苦难和迷茫中找到前行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