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读懂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,你就读懂了无常、孤独和命运
2025-08-26

在我们最关心的“人生困境”里,很多人都会问:“为什么明明努力了,还是被无常、孤独和命运打败?”知乎上有人回答过:“人这一生,努力能改变的,是枝叶;而真正决定你人生走向的,是风,是雨,是命运。”这听起来有些残酷,却又真实到让人心悸。今天我就结合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,以及那些历代先贤的故事,告诉你如何在无常里安身,在孤独中成长,在命运面前不失从容。

正如《易经》所说: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”王勃在《滕王阁序》写下“天高地迥,觉宇宙之无穷;兴尽悲来,识盈虚之有数。”这是对无常最透彻的体认。他才华横溢,却仕途坎坷,二十几岁就离世。但他的文字却穿越千年,至今仍在提醒我们:不要妄图掌控一切。错误做法是执着于留住不属于自己的东西,关键转折是明白“盈虚有数”。所以第一步,如果你要面对人生,先学会接受无常,把注意力放在眼前能把握的事上。

再看年龄和志气。王勃写:“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?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”这句话在今天依旧振聋发聩。美国作家菲利普·罗斯说过:“衰老不是一场战争,而是一场屠杀。”可偏偏有人在这场“屠杀”里,活得依然鲜活。苏轼在被贬密州时,依旧豪情满怀,写下“会挽雕弓如满月,西北望,射天狼”。错误做法是把年龄当作借口,关键转折是把心态作为武器。所以第二步,如果你要活得有劲头,就算白发苍苍,也不要放弃胸中凌云志。

还有孤独。王勃写:“关山难越,谁悲失路之人;萍水相逢,尽是他乡之客。”这就是人生最真实的写照:孤独,是常态。司马迁在宫刑之后,忍辱负重,独自完成《史记》,留下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。曹雪芹在穷困潦倒的孤寂中,写出了《红楼梦》。他们的孤独不是削弱,而是淬炼。错误做法是被孤独吞没,关键转折是把孤独当作孕育力量的土壤。所以第三步,如果你要走过孤独,就在孤独里写字、读书、思考,让孤独成为你与自己相遇的桥梁。

当然,这些方法并非无处不适。在极端困境中,比如彻底压抑的制度、无法喘息的生活,光靠心态转变并不能立刻改变现状。因为有些无常,是外部强加的;有些孤独,是社会结构性的。所以,真正的智慧,是在承认局限的同时,为自己争取哪怕一点点自由。

如果只做一件事,先学会接纳无常;想更进一步,再在孤独里淬炼自己;最后,在命运前保持一份从容。

王勃年少成名,却英年早逝。他的人生,像极了流星,短暂而璀璨。但他留下的文字,让我们至今仍能在其中看到光。就像《滕王阁序》里的句子,不只是辞藻华丽,而是带着生命与命运的重量。
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?在人生的某个转角,突然读懂了《滕王阁序》,也突然读懂了自己。欢迎在评论里分享,你最想把其中哪一句,送给今天的自己。

合十,如夜话,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