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沉迷能赚钱的当下,失去更值钱的未来
2025-08-28
请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。你在一个理发店里,刚坐下没多久,理发师还没开始剪,就不停有人来推销会员卡。你摇手拒绝,他不死心,又叫来两个同事轮番上阵。你原本心里想着“这家店手艺挺好,下次还来”,结果硬生生被这种体验劝退了。你付完钱,走出门,就像逃出来一样,心里暗暗发誓,再也不来。
你是不是也遇到过类似的场景?一个服务明明还不错的地方,因为急功近利的推销,彻底丧失了未来的可能性。你心里不是觉得“这家店不专业”,而是觉得“这家店没格局”。所以问题不在于他们推销得多热情,而在于他们只看眼前的钱,忽视了未来更值钱的关系。
这不是表面上的“推销过度”,而是本质上的“只想着赚钱,不懂得值钱”。
那么,我们普通人,到底该如何避免掉进这样的陷阱?接下来,我们就一步步聊。
其实生活中,有很多人都在忙着“赚钱”,但很少有人在努力“值钱”。心理学上有个经典实验叫“棉花糖实验”,由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沃尔特·米歇尔在上世纪60年代发起。他把孩子们放在一个房间里,桌上摆着一颗棉花糖,然后告诉孩子:如果你能忍住不吃,等我回来,你就能得到两颗。结果发现,那些能忍住的孩子,长大后在学习成绩、社会关系甚至收入上,都明显优于立刻吃掉棉花糖的孩子。实验结果后来被多次重复和扩展,结论都指向一个核心:延迟满足,才是长期成功的关键。
赚钱,其实就像立刻吃掉的那颗棉花糖;而值钱,才是让你未来得到更多棉花糖的能力。正所谓,“小利不算利,大利才是利”。
所以第一步,要敢于放弃眼前的钱。就像前面说的理发店的故事。还有投资人常说的一句话:“赚钱的公司不一定值钱,但值钱的公司一定赚钱。”这句话出自《创业维艰》一书,作者本·霍洛维茨解释过:市场真正看重的,不是公司今年利润多少,而是它未来能不能持续产生价值。同理,一个人真正的竞争力,不是今年挣了多少钱,而是未来能不能一直挣钱。
那我们遇到这种情况,该怎么做呢?第一种方法,就是在面对眼前的小利益时,学会说“不”。比如有人问你:“这点钱你要不要接?”你完全可以回答:“不急,我现在要做的是把这件事情做到最好。”表面上你放弃了一次收入,实际上你在积累未来更大的价值。这样既保护了时间和精力,又让自己逐渐和那些短视的竞争者拉开差距。
第二种方法,就是学会把钱花在未来。很多人花钱时,总是算眼前的账,却不算长期的账。社会学家索罗斯在《金融炼金术》里说过一句话:“真正的投资,是把资源放到未来会更有价值的地方。”这不仅适用于资本市场,也适用于个人成长。比如你省下买书的钱,表面看似节约,但长期看是亏损,因为你的认知停留在原地。再比如你不舍得花钱参加培训,省下了几百块,但失去了一个可能改变职业轨迹的机会。换句话说,愿意投资未来,才是真正的大局观。
这背后有个心理学概念,叫做“机会成本”。当你选择了省钱,你就放弃了未来可能得到的更大收益。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理查德·泰勒在《助推》一书里提到,人类天生容易忽视机会成本,总觉得“没花钱就不算损失”。但事实上,不投资,就是最大的损失。
第三种方法,则是更高维度的思考:要舍得浪费。这里的浪费,不是无意义的消费,而是接受投资过程中必然的失败。就像巴菲特说的:“投资的关键,不在于避免亏损,而在于在大概率上获得长期收益。”你买十本书,有一本真正改变了你,那就足够了。你投五个项目,有一个爆发式增长,就能覆盖其他的损失。个人成长也是一样,你可能报了几个课,有的没坚持下来,但哪怕有一个课程真正帮你打开思路,你就已经赚回来了。
很多人无法坚持学习,不是因为没钱,而是因为害怕浪费钱。可问题在于,如果你连试错的勇气都没有,你就永远拿不到那个长期的大回报。社会学家马克·格兰诺维特在《弱关系的力量》中提到:很多人生机会,并不是来自强关系,而是来自那些看似“浪费”的弱连接。因为弱连接才可能带来全新的信息和突破。同样的,学习和投资未来,往往就是在“浪费”中等待一个爆发点。
但是,如果对方根本没有和你站在同一条路上的打算呢?比如你在一个只想赚快钱的环境里,努力长期主义,那就是对牛弹琴。这个时候,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止损。就像查理·芒格说的:“第一条原则是不要亏损,第二条原则是不要忘记第一条。”如果一个环境只会消耗你,让你无论怎么努力都看不到未来,那么转身走开,就是最好的投资。
所以你看,真正的重点,从来不是“今天多赚一点”,而是“未来值不值钱”。正如德鲁克在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》里说过的:“效率是把事情做对,效能是做对的事情。”赚钱是效率,值钱是效能。
想一想,如果你每天都在做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,比如读一本书、练一个技能、打磨一个作品,短期看没什么效果,长期却会让你彻底和别人拉开差距。美国心理学家史蒂芬·柯维在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中,把这种行为称为“第二象限时间管理”,也就是长期高回报的象限。大多数人一生困在第一象限(紧急但不重要)和第三象限(紧急不重要)里,结果每天都很忙,却没什么成长。而真正值钱的人,永远在第二象限里默默积累。
所以啊,一个人值不值钱,和他今天赚多少钱没有必然关系,而和他每天怎么花时间、怎么花钱,有直接关系。穷人思维盯着眼前,富人思维放眼长期。短期看,赚钱让你舒服;长期看,值钱让你自由。
所以,我想说,这件事的本质,不是你手上有没有钱,而是你有没有长期投资思维。
正如一句话所说:“你不可能在认知上低于大多数人,却希望在赚钱上高于大多数人。”这是《思维的囚徒》里的结论,也是我想送给你的提醒。愿你在面对生活的选择时,不再只盯着眼前的利益,而是学会投资未来的自己。
那么问题来了,如果下一次,你遇到那个推销会员卡的理发师,你会怎么做?
合十。
如夜话,至此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