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普通人如何提升赚钱能力?记住这5点
2025-08-28

请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:你在办公室里埋头苦干,一边做PPT,一边盯着工位上那只快要喝完的咖啡。你心里忍不住算了笔账:一个月工资七千,房租三千,交通吃饭两千,最后能剩多少?你是不是觉得努力像被卡在齿轮里的螺丝,动得很卖力,但前进的速度却一点都不快?你以为是公司不给机会,其实不是。这不是表面问题,而是本质问题。表面上看是平台不行,领导不行,但本质上是你没有被市场真正看见的价值。那到底该怎么办?我们一步步聊。

其实,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安慰自己:“再忍忍,总会有人看到我的努力。”可现实是,市场从来不奖励隐形的付出,它只奖励可见的价值。心理学家丹尼尔·卡尼曼在《思考,快与慢》里讲过一个“锚定效应”的实验,证明人类在判断一个人或一件事的价值时,总是基于有限可见的线索。换句话说,如果你不能把价值显性化,你在别人眼里就是“可替代的”。就像一个只会基础操作的职员,他再努力,也只能维持在五千、七千的薪水上徘徊。正所谓:“价高者得”,市场长期是理性的,不会长期为不匹配的能力买单。

第一个方法,是把自己当作一个产品来看。你完全可以对自己说:“我不是在卖时间,而是在卖功能。”经济学里有个基本规律——价格围绕价值波动。如果你能提供的价值只有五千,那即使有一时的溢价,也会很快被打回原形。美国学者加里·贝克尔提出过“人力资本理论”,强调教育、技能、经验就是一种资本投资,你投入多少,未来就会有多少回报。你看那些农民工日结三百,拼死拼活也难涨价,不是因为他们不辛苦,而是他们没有在技能上做加法。相反,如果一个木工愿意抽时间去学3D建模,做定制家具,他的身价就会成倍提升。所以,别光忙着赚钱,要抽出时间让自己“增值”。你可以和朋友说一句:“我这周少接一个单,把时间留给自己学习。”短期少赚两千,长期可能多赚二十万。

第二个方法,是培养冠军思维。换句话说,要敢于爬向金字塔的尖端。体育世界最残酷的地方在于,大家只记得冠军。你还记得上届奥运会女子百米的第二名是谁吗?多数人想不起来。但冠军的名字会被媒体反复放大,资源也随之涌来。职场也是如此,做到行业平均水平,月薪可能是一万,而做到顶尖3%,可能就是百万年薪。这背后就是“强者恒强效应”。心理学家罗伯特·齐昂茨的“单纯曝光效应”也说明了这一点:越是被频繁看见的人,越容易被认可。而金字塔尖的人,曝光和资源天然更多。你可以在心里默默较劲:“我不是要比别人多优秀一点,而是要强到无法被忽视。”只有突破那个临界点,才会出现付出与回报不再成正比的时刻。

第三个方法,是学会升维思考。光靠增加技能,只能让你变成一个更强的执行者,而真正改变赚钱能力的,是角色的跃迁。社会学里有个经典观点——“位置赋能”。你在执行岗位上时,提出的建议可能没人理,但当你升为管理者时,同样的话就会被认真考虑。赫茨伯格的“激励-保健理论”也指出,成就感、责任感这些高层次因素,才是真正能驱动成长的。举个例子,一个活动执行,做到极致也就是一万多工资;但如果你能操盘整个项目,老板会按照项目营收来给你定价,三万甚至更多就水到渠成。所以别轻易拒绝管理机会,即使你内向、害羞、不擅长社交。马云、张一鸣、马斯克,他们的性格完全不同,但都成了卓越的管理者。因为一旦你站在更高的位置,资源和影响力会倒逼你成长。

第四个方法,是要有资本思维。什么意思?就是别永远只靠出卖个人时间去赚钱。马克思在《资本论》里提出过“剩余价值”的概念,掌握生产资料的人,才是赚大钱的人。你打工,领一万块,老板可能从你身上赚二十万,这是正常的。那你怎么才能翻身?要开始拥有自己的“生产资料”。这未必是创业,也可能是一套课程、一项版权、一个可复制的模型。比如有人做自媒体,写出一篇能反复传播的爆款文章,那就是他的生产资料。或者你能组织一群人一起做项目,你赚的就是团队创造出的剩余价值。你可以对自己说:“我不能一辈子只是单打独斗,我要有复制自己价值的工具。”这样才能摆脱“一个人24小时”的天花板。

第五个方法,是培养风险思维。赚钱不容易,守住钱更难。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·塞勒在研究行为经济学时发现,人类的“损失厌恶”远大于“收益满足”,也就是说,你赔一万带来的痛苦,要远大于赚一万带来的快乐。现实里,多少人辛苦攒下二十万,一下子投到餐饮店、股市,结果全赔光。聪明人不怕赚得慢,但怕赔得大。普通人尤其要懂——不做不懂的事,不做输不起的事,不幻想一夜暴富。你完全可以提醒自己一句:“这件事如果全赔了,我能不能承受?”如果不能,别碰。风险思维,说白了,就是学会止损。你能守住的钱,才是真正属于你的钱。

所以,这件事真正的重点,不是你要不要努力,而是你能不能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。表面上看是机会少,其实本质是你没让自己值钱。正如查理·芒格说的:“让自己值得被爱,比期待别人来爱你更聪明。”放在职场上,就是:让自己值得高薪,比抱怨老板不开明更靠谱。愿你在赚钱这件事上,不再空想,而是脚踏实地,从产品思维,到冠军思维,到升维思维,再到资本和风险思维,一步步迭代,让钱追着你跑,而不是你苦苦追钱。

合十。
如夜话,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