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初中毕业,三胎宝妈,职场被降薪50%,不断尝试,我找到了让自己越来越值钱的活法
2025-08-29

请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。你在公司拼尽全力,熬过了最难的时期,好不容易把业绩做上去,正盼着能有更好的收入,老板却忽然告诉你:提成要减半。你还没来得及质问,下一句是,他的儿子马上要来实习,需要你亲自带。你心里是不是会觉得,一切努力都被轻描淡写地收割了?这不是收入减少的问题,而是你突然意识到:在这个位置上,你永远没有真正的掌控权。

这就是打工人最残酷的地方。你以为你在为自己拼命,其实你只是在帮别人打江山。

那么,到底怎么办?接下来我们一步步聊。

其实,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安慰自己,说只要踏实工作,公司就会给回报。可是我们看看现实。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在《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》中写到:“你为公司拼命,公司却不会为你的人生负责。”这句话扎心,但是真的。

比如,很多人像文章里的云舒一样,26年从流水线到外贸销售,从几百工资到两万+,看似一路上升,但依然被一纸决定降薪一半。这背后反映的是什么?是“结构性风险”。在社会学中,这意味着个体再努力,也无法摆脱大环境与权力关系的限制。正所谓:“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”

但这不是让你自怨自艾,而是要认清一个现实:依附在别人平台上的位置,随时可能被替换。真正能让你安心的,不是公司给的,而是你能否有独立的价值输出。

那么,第一种方法就是主动寻找自己的增值通道。比如写作,比如搭建个人IP。你完全可以说:“哪怕今天的工资被减,我依旧能通过另一条路增加收入。”这样既有了止损的可能,又逐渐积累了安全感。

案例很清晰。云舒在被迫接受降薪之后,并没有沉溺在抱怨,而是用文字开了一个公众号。她一年时间写了200多篇文章,从零开始,靠分享自己的学习与经历,最终变现6万。这笔钱也许还不算大数目,但它代表的意义巨大:这是独立于老板的收入来源。它是你的,而不是公司的。

第二种方法,则是更智慧的处理——升维思考。心理学上有个词叫“掌控感”(sense of control)。它指的是人类对未来可预测和可把控的感觉。当你只有单一收入时,你的掌控感几乎为零,因为命运完全绑在老板的意愿和市场的波动上。但当你有了作品,有了自己的平台,有了可以持续积累的个人IP,你就会发现,即使短期内没有高收入,长期的复利也在慢慢积累。

这就像社会学家布迪厄所说的“资本”理论:除了经济资本,还有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。个人IP,其实就是在不断积累你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,它能带来更长期的回报。换句话说,你要学会把眼光从眼前的工资,转向未来的影响力。

而第三种方法,是学会止损。如果对方根本没打算让你在公司里拥有真正的未来,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及时转身。正如查理·芒格在《穷查理宝典》里说过的一句话:“避免愚蠢,比追求聪明更重要。”在错误的赛道上,你跑得越快,伤得越重。与其死守一份不断压榨的工作,不如把更多心力投入到能长出来的领域。

所以,这件事真正的重点,不是“老板为什么要减你的工资”,而是“你是否愿意把命运交给别人”。当你明白这一点,你就会发现,最值得投资的地方,不是股票,不是房子,而是你自己不断成长的能力和作品。

历史上有太多类似的案例。鲁迅弃医从文,因为看清了医人只能救一时,写作才能救一世;李嘉诚在塑料花厂的工厂打工时就开始思考,不可能一辈子给人打工,才有了后来的转身;甚至在当下,很多自由职业者的崛起,不是因为他们突然聪明了,而是他们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留下作品。

愿你在职场与生活的拉扯中,不再只是那个任人支配的工具,而是能逐渐搭建属于自己的舞台。

所以,如果你也正在纠结职场的不公、收入的不稳,那就记住:这不是表面上的薪资问题,而是本质上的掌控权问题。你要如何衡量自己的人生?你要如何找到那个让自己越来越值钱的活法?答案从来不在别人手里,而在你今天愿不愿意迈出第一步。

正如加缪在《西西弗的神话》中写的:“真正重要的,不是结果,而是推石头的过程。”作品,就是你一生推上山的石头。哪怕一开始很小,但它会滚出属于你的路径。

愿你有勇气开始,哪怕只是写下第一篇文章,哪怕只是发布一个不起眼的分享。因为从那一刻起,你的人生就开始有了另一种可能。

合十。
如夜话,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