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真正的顶尖高手,是如何成事的?
2025-08-29

请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。你满怀热情地开始一件事,比如开直播、写文章、健身,前几天兴致勃勃,结果没多久就被现实打击。点赞寥寥,稿子无人问津,体重没有下降,甚至比开始更沉重。你是不是会觉得很受挫?是不是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?是不是怀疑努力是不是没意义?

这不是你不够努力的问题,而是你走错了方法。真正的高手和普通人最大的差距,就在于他们如何对待学习和实践。

那么,到底该怎么办?接下来我们一步一步聊。

其实,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把“努力没结果”归结为“天赋不够”。比如有人说:“写作有灵感的人才能成功,我没有。”又比如健身房里,常有人感慨:“别人是易瘦体质,我练不出线条。”但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,这种解释只是“习得性无助”。马丁·塞利格曼在《习得性无助》实验里发现,当狗被电击而无法逃脱时,哪怕后来机会出现,它们也不再尝试【Seligman, 1975】。人也一样,一旦习惯把失败归因于天赋,就会放弃行动。其实,问题的本质不是天赋不足,而是没有进入正确的学习—实践循环。正所谓: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

第一种方法,就是敢于直面真问题。你完全可以说:“我这次文章阅读量低,不是因为没价值,而是因为选题不行。”这样既让问题具体化,又让解决路径清晰。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“具体化效应”(concreteness effect),意思是我们对具体的、可操作的信息更容易采取行动【Paivio, 1990】。换句话说,把模糊的失败具体化,就是迈向高手的第一步。高手不是没有问题,而是能直面问题。

第二种方法,是遇到问题后,立即去学习认知,带着问题找答案。哈佛商学院的研究表明,刻意练习(deliberate practice)比盲目重复更能显著提升水平【Ericsson, 1993】。比如你直播没人点赞,你不该只是“下次更努力”,而是应该去搜索:“如何提升直播点赞?”找到方法——举手牌、反复引导,然后立刻实践。换句话说,你要养成“问题→学习→应用”的快速循环。高手的成长轨迹,就是不断缩短这个循环的时间。

第三种方法,是学了就用,不让认知停留在脑子里。斯坦福大学一项实验发现,如果只阅读一篇文章,我们两天后就会遗忘60%以上的信息【Ebbinghaus, 1885】,但如果在学习后立即应用,记忆和效果会显著提升。比如你学到“写文章要用故事开头”,那就马上试一次。哪怕不完美,也比只是点头称是要强。高手和普通人的差距,往往不在知道多少,而在于用了多少。

如果对方根本没打算行动,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果断止损。就像克里斯滕森在《创新者的窘境》中说的:“成功的企业常常被自己过去的成功困住。”【Christensen, 1997】对于个人也是如此。如果你发现自己长期只是“收藏课程不学习”“学习方法不实践”,那最好的方式不是继续买课麻痹自己,而是停下来,砍掉无效努力,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一件可以反复迭代的小事上。止损不是放弃,而是为真正的突破腾出空间。

所以,这件事真正的重点,不是“你努力了多久”,而是“你是否进入了正确的学习—实践循环”。

正如卡尔·波普尔在《科学发现的逻辑》中所说:“知识的增长,来自于问题—假说—反驳—再假说的循环。”高手也是这样,他们不是一次成功,而是在一次次循环里逼近成功。

愿你在追求进步的路上,不再停留在“自我安慰”,而是敢于直面问题;不再只是“学过就算”,而是学了就用;不再困在无效努力,而是勇敢止损,把自己推向一个新的高度。

那么问题来了,如果明天你再次遇到挫折,你会停下来抱怨,还是用它来开启下一次循环?

合十。
如夜话,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