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想快速掌握一门赚钱技能,请认真看完这篇文章!
2025-08-29
请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。你辛苦工作了三年,每天加班到深夜,周末也不敢完全休息,银行卡余额却依旧捉襟见肘。你心里是不是会觉得委屈?是不是觉得自己明明比别人更拼命,却总是原地踏步?这不是努力的问题,而是方向的问题。换句话说,这不是“你不够勤奋”,而是“你选择的技能没有复利效应”。
那么,到底该怎么办?接下来我们一步步聊。
其实,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用“努力”解释一切。比如他们说,你看谁谁谁很成功,因为他比你更能吃苦。但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,这种解释很片面。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·德韦克在《终身成长》中提出“固定型思维”与“成长型思维”【Dweck, 2006】。固定型思维的人相信天赋和勤奋是唯一决定因素,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则会去寻找能够产生复利的学习路径。正所谓:“方向不对,努力白费。”
遇到这种情况,第一种方法就是先选对“复利技能”。什么是复利技能?就是你学一次,可以用一辈子,并且越用越值钱的能力。写作就是一个典型例子。你完全可以说:“我现在写得不够好,但只要我坚持三年,能力和影响力都会被放大。”这样既降低了焦虑,又能在长期中看到确定性。沃伦·巴菲特在谈复利时曾说:“人生就像滚雪球,最重要的是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。”【Buffett, 1997】选择对的技能,就是你的人生坡道。
第二种方法,是用“输出倒逼输入”,让学习产生真实价值。心理学里有个概念叫“生成效应”(generation effect),意思是说,如果你把学到的东西转化成输出,比如写文章、做分享,你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会大大提升【Slamecka & Graf, 1978】。换句话说,你要养成这样的习惯:学了就写,想了就说,用文字倒逼自己成长。比如粥左罗自己在2015年入行新媒体后,坚持每天写作,三年写了三百万字,正是这种“生成效应”让他能力突飞猛进。
第三种方法,是借助写作这种底层能力,把个人价值放大。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在《弱关系的力量》中提出,人真正的机会往往来自于“弱关系”,也就是和你不常联系的人【Granovetter, 1973】。写作的意义就在这里,它像一个巨大的放大器,让更多不认识你的人看到你,从而建立大量的弱关系。这样,你不需要到处求人,而是别人会主动找到你。你写的一篇文章,可能比你寒暄一百次更有用。写作让你在更大的舞台上被看见。
如果对方根本没打算在技能上投入,而是依旧沉迷于那些没有复利的工作和琐事,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果断止损。经济学家熊彼特在《经济发展理论》中说过:“真正的进步,来自于创造性毁灭。”【Schumpeter, 1911】如果你发现自己长期困在低门槛岗位,靠加班换钱却无法积累长远价值,那就意味着该做“创造性毁灭”,切掉那些低价值路径,把时间转投到能够放大未来的技能上。止损不是失败,而是为更大的成功腾出空间。
所以,这件事真正的重点,不是“你够不够努力”,而是“你有没有选择一门具有复利效应的赚钱技能”。
正如查理·芒格在《穷查理宝典》中所说:“不断积累终身受用的技能,你会发现它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叠加效应。”【Munger, 2005】快速掌握一门赚钱技能,不只是为了眼前的钱,而是为了用复利效应,撬开整个未来。
愿你在未来的路上,不再困在低价值岗位的重复消耗里,而是勇敢选择那些真正能带来长远积累的技能。愿你在迷茫时,不再怀疑自己不够努力,而是懂得换一个更长的坡,让雪球滚起来。
那么问题来了,如果你今晚下班回到家,你会继续刷短视频麻醉自己,还是写下第一篇属于你自己的练笔?
合十。
如夜话,至此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