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清华天才富豪惨败:资产被查封,100亿灰飞烟灭
2025-08-29

请想象这样一个画面:凌晨两点,一个身价百亿的创业者躺在床上,却怎么也睡不着。他的公司曾估值500亿,他自己是清华天才,斯坦福博士,资本眼里的宠儿。但现在,账上只剩不到一亿现金,员工工资发不出来,供应商堵在公司门口要钱。他拿起手机,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马斯克讲自己差点破产的文章,并配上一句话:“在至暗时刻,不要指望雪中送炭,唯一能做的,就是坚持到底。”可是,他的眼眶是红的,手心是冷的。你能想象吗?一个“天才”,最后的状态,是“嚼着玻璃,凝视深渊”。这不是一个简单的“失败故事”,而是一个关于“科学家思维和商业规律”之间的深层冲突。

为什么一个连续拿全国奥赛一等奖的少年天才,为什么一个能把柔性屏做得薄如蝉翼的科学家,为什么一个身价145亿的企业家,最后却落得资产查封,百亿灰飞烟灭?表面看,是融资受阻,是战略摇摆,是手机卖不动。但本质是,他始终没有真正理解,技术是技术,商业是商业。科学的逻辑是求真,但商业的逻辑是生存。

生活里,我们常常能看到这种现象。有人特别聪明,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天赋异禀,却一旦走到真实的社会场景中,就会显得格格不入。比如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·加德纳在《多元智能》一书中指出,一个人智商很高,不代表他有“实践智慧”。实践智慧是一种能在复杂社会场景下做有效决策的能力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诺贝尔奖得主可能穷困潦倒,而很多普通商人却赚得盆满钵满。技术与商业之间的鸿沟,不是靠聪明就能填平的。

柔宇科技的案例,几乎可以作为一个“典型教材”。2014年,柔宇发布全球第一款厚度仅0.01毫米的柔性屏,一举惊艳世界。视频刚放出来,立刻有国外企业开价3亿美元要收购。当时刘自鸿拒绝了,因为他心里一直有个哲学,叫“袋口球哲学”。打台球时,他不打最容易进的球,而是要布好局,一杆清场。创业时,他也要布大局。他想掰弯世界,不满足于一笔可以躺平的交易。但问题是,商业世界不讲浪漫,它更像是心理学家赫伯特·西蒙说的“有限理性”场景:人们不会做最优解,只会做次优解。而一个创业者若总是想着“远景”,往往会错过“当下的生存”。

那么,面对这种困境,我们能学到什么?其实这里面有三个关键的思考方式。

第一个思考是现象剖析。为什么柔宇会一路跌落?很多人只看到产品销量差,融资难。但真正的问题是,它在战略上摇摆不定。要么做To B,把屏幕卖给手机厂商;要么做To C,自己做手机。柔宇两条路都想走,结果两边都没走通。社会学里有个词叫“角色冲突”,意思是一个人同时承担了两个互相矛盾的角色,就会无所适从。柔宇既想做供应商,又想做品牌商,最后两边都不讨好。手机厂商觉得你是潜在对手,不愿合作;消费者觉得你的手机体验差,不愿买单。正如孙子兵法里说的:“不可以十围一,不可以百围十。”分散兵力,就等于自取其败。

第二个思考是方法一:如果你真的遇到这种选择,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把生存抓牢。心理学上有个“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”,最底层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。如果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,还谈什么颠覆世界?对一个创业公司来说,现金流就是生命。正如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说的:“在任何一家公司,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。”如果柔宇当年先把屏幕卖好,把量产跑通,把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稳固,再谈手机,也许局面完全不同。

第三个思考是方法二:要学会升维思考。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叫“路径依赖”,意思是一个人的早期选择,会极大限制后期的发展。刘自鸿早年习惯用“科学家思维”看问题,他相信只要技术足够领先,就一定能赢。但商业规律恰恰相反,领先并不等于胜出。iPod不是第一个MP3,iPhone也不是第一个智能手机,反而是他们抓住了用户体验,才真正颠覆了行业。真正的升维,是要把技术放到市场里去验证,而不是在实验室里自我感动。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·克里斯坦森在《创新者的窘境》里说过:“颠覆性创新常常不是因为技术更先进,而是因为它找到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。”这句话,足以让人警醒。

第四个思考是方法三:当你发现自己走错方向时,最好的方式是止损。可是,刘自鸿没有。他一方面想自救,一方面又不愿意放下手机业务,不愿意接受估值缩水80%的融资。心理学上有个经典偏差,叫“沉没成本谬误”,意思是人们总舍不得放弃已经投入的时间和金钱,结果陷得更深。其实止损的智慧,早在《老子》里就有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。”如果柔宇早些年能及时止损,专注屏幕供应,哪怕活得很艰难,也不至于彻底坍塌。

写到这里,我想起一个真实的对比案例。京东方,曾经也是巨亏累累,被人骂成“赔钱大王”。但它一直咬牙活下去,不做太多“跨界”,就是死磕屏幕,最后熬成了全球最大的面板厂。柔宇和京东方的命运对比,就是“科学家的执念”和“企业家的耐心”之间的区别。

所以,柔宇的故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,不是“技术无用”,也不是“天才不行”,而是:在商业世界里,技术必须找到生存的土壤,天才必须学会合作与妥协。否则,就会像刘自鸿一样,成了一个时代的注脚。

这件事真正的重点,不是柔宇破产,而是科学家思维与商业规律的冲突。正如《穷查理宝典》里查理·芒格说的:“如果你只有一把锤子,所有问题看起来都像钉子。”科学家的锤子是技术,但商业的钉子是市场。愿我们都不要混淆。愿你在追逐理想的路上,不再只死磕一个方向,而是学会既抬头看天,也低头走路。毕竟,活下来,才是最大的战略。

合十。
如夜话,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