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佳琦回归,但淘宝不再需要李佳琦?
2025-08-29
请你想象这样一个画面。
晚上七点,你随手点开淘宝直播,本来只是想随便看看。结果屏幕里出现了那个熟悉的声音——“所有女生!”你心里一震,仿佛在说:他终于回来了。弹幕刷屏,朋友圈被点燃,短短几分钟,上千万的人一拥而入,商品几秒售罄。就连一瓶下水道疏通剂,都被抢得一件不剩。
你是不是会觉得有点荒诞?
一个人消失一百多天,再回来,依然拥有这样的能量。
这不是“明星主播有多厉害”的表面问题,而是“平台和超级个体的关系究竟该如何平衡”的本质问题。
李佳琦为什么还能这样“顶流”?淘宝为什么又开始悄悄去中心化?这两股力量撞在一起,背后是更深的逻辑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。
其实,回顾过去几年,直播带货的故事,就是“头部主播的崛起”与“平台去头部化”的拉扯。李佳琦、薇娅们让整个行业爆红,吸引了海量关注。但也正因为如此,平台被迫面对一个尴尬现实:一旦头部掉队,平台就有可能陷入被动。薇娅停播、李佳琦消失的那几个月,就是最直观的验证。
社会学里有个概念,叫“马太效应”。成功的人更容易获得更多的机会,失败的人则更容易被淘汰。直播电商行业的马太效应尤为显著。根据阿里巴巴《2020淘宝直播新经济报告》,从2017年到2019年,淘宝直播引导成交额连续三年增速超过150%,但其中绝大多数增长,几乎都来自李佳琦和薇娅这样的超级头部。也就是说,大量腰部主播几乎分不到多少流量。
这其实和城市发展的规律很像。经济学家保罗·克鲁格曼在《地理与贸易》里提到过,产业会自然向头部城市聚集,因为那里有资源、人才、基础设施。直播平台就是这种“数字城市”。观众会本能地涌向最热闹的广场,而不是角落里默默开麦的小主播。
但是,问题也来了。平台不能被一个人绑架。因为一旦发生意外,整个系统都会受冲击。这就是为什么薇娅事件之后,淘宝开始有意识地扶持中腰部主播。推出《2022年直播激励计划》,给新人现金补贴,给中小主播流量扶持,甚至“挖墙脚”,把抖音、快手的达人请到淘宝。
然而现实很骨感。像“一栗小莎子”这样的抖音大V转战淘宝,场观两百多万,和李佳琦动辄几千万完全不在一个量级。平台再怎么努力,也很难短期内复制“淘宝一哥”的效果。
这就像心理学家米哈里·契克森米哈赖在《心流》里说的:人们会自发寻找最有沉浸感的体验。一旦有人能够持续带来这种体验,他就会被牢牢记住。李佳琦的“魔法语调”、那句“OMG,买它!”,其实就是构建了一种情绪锚点,让粉丝形成条件反射。这样的心流体验,不是简单的流量补贴能复制的。
所以你看到了矛盾。
一方面,李佳琦回归,2小时卖1.3亿,6300万人涌入直播间,他依然是“国民级符号”。
另一方面,淘宝不得不推进去头部化,因为平台的安全感,不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。
那怎么办?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。
第一种方法,是承认头部的存在价值。毕竟,行业起盘需要标杆。就像赵圆圆在访谈里说的:“一个新业务如果没有代表作,没有标杆,是没人会关注的。”李佳琦的存在,帮助淘宝直播跑通了模式,带来了千万级用户的注意力。没有他,直播电商未必能在2019年那么快破圈。
第二种方法,是学会用系统去平衡超级个体。平台可以扶持腰部主播,但更核心的逻辑是,能不能给他们找到“差异化定位”。东方甄选为什么能在抖音成功?不是因为单纯卖货,而是因为“讲知识”的独特方式。社会学家布迪厄在《区分》里提到过,人们的消费行为不仅仅是功能性的,更是文化资本的体现。东方甄选把“消费”叠加“教育”,自然能吸引新的群体。淘宝要做的,不是制造更多李佳琦,而是制造更多不一样的主播。
第三种方法,是懂得止损。对于平台来说,过度依赖李佳琦是一种风险,对品牌来说同样如此。假如他真的在今年双11之后退居幕后,怎么办?经济学家赫希曼在《退出、呼吁与忠诚》里提出过,组织成员遇到不满时有三种选择:退出、呼吁、忠诚。品牌商面对超级主播的不确定性,最理性的做法,其实是分散渠道,把鸡蛋放进多个篮子。
所以,真正的重点,不是“李佳琦能不能再创奇迹”,而是“淘宝和品牌们,能不能学会在超级个体之外,构建稳定的系统”。
这件事的本质,其实是平台与个人的永恒博弈。历史上类似的案例很多。好莱坞黄金时代,米高梅影业过度依赖大明星,结果明星罢演,整个片场停摆。后来,好莱坞才逐渐转向“制片人中心制”,用制度去平衡个人影响力。今天的淘宝直播,正在经历类似的转型。
对我们普通人来说,最大的启发是:别把希望寄托在“唯一解”上。
李佳琦是奇迹,但奇迹往往不可复制。
平台需要多点开花,我们个人也一样。做自己的小IP,积累自己的铁杆用户,而不是幻想一夜成名。凯文·凯利在《失控》里提到过“1000个铁杆粉丝”理论。一个人只要有1000个愿意长期支持的粉丝,就能养活自己。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,这才是更可行的道路。
所以,当你看到李佳琦复播,朋友圈刷屏,不妨冷静想一想。你看到的不是一个人的成功,而是一个行业在寻找平衡。表面上是“淘宝还需不需要李佳琦”,本质上是“平台和个体之间,如何找到共生关系”。
正如尼采说过的:“凡不能毁灭我的,必使我更强。”对淘宝来说是这样,对李佳琦本人是这样,对我们每一个普通人,也同样如此。
合十。
如夜话,至此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