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方甄选,狡兔三窟?
2025-08-29
请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。你辛辛苦苦花了两年时间,在抖音上攒下几百万粉丝,带货成绩也很漂亮。但忽然有一天,算法不再给你推荐,直播间人越来越少,销量一夜之间腰斩。你心里是不是会觉得很慌?是不是会有一种“原来一切繁华都不在我手里”的无力感?这不是人气不够,也不是内容不行。这不是表面问题,而是本质问题。本质在于,你的商业模式过于依赖平台,而平台从来不是你的。
东方甄选的故事就是这么一个缩影。它曾经是抖音的顶流,两个月连拿带货榜第一,甚至成为很多人眼中的现象级奇迹。但当限流、下滑的消息传出,俞敏洪自己都反思:依赖外部平台的模式有很强的脆弱性。于是,我们看到他们迅速行动,去淘宝,去京东,甚至推出自己的独立APP。这一系列操作,就像古人说的“狡兔三窟”。你以为是为了扩张,其实是为了活下去。
其实,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。比如,有些创业公司过度依赖单一渠道,一旦合作方收紧政策,立刻陷入危机。这背后反映的,是一种“外部控制源”思维。心理学家Julian Rotter在1954年提出“内外控倾向”理论,认为一个人如果习惯把成败归因于外部力量,就很容易焦虑和不安;而只有那些把控制感握在自己手里的人,才会有真正的安全感。东方甄选的多平台战略,本质就是把控制感拿回来。正所谓:“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”
遇到这种情况,第一种方法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。你完全可以说:“如果抖音给我流量,我就做好;但即使流量收紧,我也有别的出口。”这就是东方甄选入驻淘宝的逻辑。数据显示,淘宝7月的达人榜单里,东方甄选已经登顶短视频涨粉榜第一。看似只是多开一个店,其实是把抖音之外的流量入口打开,让品牌和主播解绑。这样既能保证曝光,又能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。
第二种方法,是更智慧的处理——用独立APP建立真正的私域。心理学里有个词叫“心理所有权”(Pierce等,2001),意思是人们更珍惜那些“属于自己”的东西。对企业来说,独立APP就是“心理所有权”,因为流量、数据、用户关系全在自己手里,不会轻易被别人夺走。俞敏洪早就说过:“未来东方甄选会认真布局,建立一个立体化的销售平台。”从抖音到APP,这就是从公域到私域的转化。换句话说,他们要学会把流量变成资产。
第三种方法,则是止损。如果一个渠道本身已经显露疲态,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及时抽身,不要死磕。直播电商经过几年爆发,增长正在放缓。代古拉K、刘畊宏、张同学,这些名字曾经热得发烫,现在却逐渐淡出。罗胥说得直白:“这是一种浪潮,被算法捧起,也会被算法抛弃。”东方甄选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才会在风头最劲的时候,果断切到淘宝,补上供应链,甚至联合顺丰、京东物流,把基础设施提前搭好。正如《孙子兵法》里说的:“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。”真正的高手,懂得在敌人还没出手前,就先布好退路。
所以,这件事真正的重点,不是东方甄选要不要做大,而是它能不能做稳。不是它能在抖音拿多少流量,而是它能否在所有渠道都留一手。正如《反脆弱》作者塔勒布所说:“脆弱性来自单点依赖,真正的稳健来自多样性。”愿你在工作中,在人生中,也不要把所有希望都押在一个平台、一个老板、一个机会身上。要学会给自己留后路,给自己造“第二个窟”。那么问题来了,如果有一天你所在的平台突然变脸,你会怎么做?
合十。
如夜话,至此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