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人都有职场宿命,你能看清自己的么?靠辛苦能做到的都不难,难的是改变命数
2025-08-29
请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。
你在工位上忙碌了一整天,眼睛盯着屏幕,手指机械地敲击键盘。下班时你突然冒出一个念头:我这样日复一日的工作,到底会把我带向哪里?我是不是就只能一辈子做这些重复的动作?
你心里有点慌,又有点无力。因为你也听过无数励志的故事,说某人通过努力一步步逆袭,可当你看向自己,发现现实并不总是“努力就能改变”。
这不是“我还要不要加班”的问题,而是“我能不能改变职场命数”的问题。
那么,职场的宿命到底是什么?我们能不能突破它?接下来,我想和你聊聊。
其实,每个人刚进入职场时,都觉得未来有无限可能。可是很快你会发现,大多数人停留在最底层的“动作执行”里。心理学家赫伯特·西蒙提出“有限理性”概念,他指出人在复杂系统里往往只能在有限信息和能力下做出“满意解”,而非“最优解”。这正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,在职场里只能“完成任务”,而不是“改变格局”。
我记得我刚做服装店员的时候,每天站十几个小时,迎客、叠衣服、拖地,重复到麻木。那个时候我关心的不是店的利润,而是今天快几点下班,我的业绩能不能过考核。换句话说,我的眼光只够看到我眼前的三尺地板。这就是动作执行层的宿命。
当然,做好执行也不容易。心理学上有个“刻意练习”理论,安德斯·艾利克森在《刻意练习》里说:单纯的重复不会带来进步,唯有有意识的改进才会让人变强。一个卖衣服的店员,如果只是机械操作,永远只能勉强合格;可如果她观察顾客的眼神,理解背后的心理,她就可能成为销冠。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能在执行层也发光发热。
但问题是,你即使做到了极致执行,可能依旧跨不过下一个门槛。为什么?因为任务执行层需要的,是责任心和协调力,而不是单兵作战的天赋。
我有个同事,写稿子很厉害,但就是升不上主编。因为她从来只管自己,不愿意帮团队分担。她觉得别人拖慢她的效率,于是干脆自己独来独往。可管理岗位要求的,正是把别人的力气组织起来。社会学家马克斯·韦伯在谈“组织理性”时提到,现代社会的权力运行依赖规则和协调,而不是个人英雄。这解释了,为什么很多厉害的个体,反而无法成为领导。
所以说,辛苦并不难,难的是跳出自己的舒适区,去背团队的责任。这就是命数的分界线。
再往上,是战略管理层。这个层级的人看似权力大,其实最无助。你以为他们只是在开会,其实他们天天在权衡有限资源,把错误的机会剔除掉,把正确的事情交给正确的人去做。马云当年创业时,如果没有彭蕾这样的“心力担当”,很多想法都落不了地。彭蕾被称为“阿里巴巴的大管家”,因为无论马云的决策是否完美,她的使命只有一个——让这个决策尽可能成为最正确的决定。这背后需要的,不是技巧,而是巨大的心力。梁宁说过一句话:“心力不足的人,做不了核心管理层。”这句话扎心,却真实。
在这里,你会发现一个残酷真相:执行靠智力,任务靠责任,战略靠心力。智力可以通过学习提升,责任可以通过历练增加,但心力却是少数人天生带着,或者在漫长磨砺中培养出来。
到了顶层的战略决策层,规则完全变了。你面对的不是单纯的目标,而是生死。刘强东第一次创业开餐厅时,并不是因为他想快点赚钱,而是因为他看见了“餐饮是中国未来二十年永远不衰的行业”,所以他要开万家餐厅。这种“愿力”,比赚钱更强。雷军说过:“梦想和野心本身就是一个人的竞争力。”你必须相信自己能带着一群人穿越生死,才能站在这个位置。
历史上很多故事印证了这一点。十九世纪朝鲜商人林尚沃烧掉人参,逼清商联盟就范,就是典型的“愿力”。他不是玩生意,而是把自己的命绑在这件事上。愿力让他敢于和整个市场对抗,最终赢下定价权。换句话说,战略决策层要求的,是你能不能拿出比别人更大的野心,哪怕用命去赌。
那么,回到我们每个人。到底该怎么办?
第一步,你得先认清自己在哪一层。是动作执行,还是任务执行?是战略管理,还是战略决策?对照自己,你就会发现,很多烦恼其实是源于“错误期待”。心理学家卡尔·荣格说:“直到你潜意识变成显意识,它才会主导你的人生,而你会称之为命运。”如果你本质上只想做好执行,却幻想有一天会成为顶层决策者,那你永远都在痛苦。
第二步,你要决定自己想走到哪一层。不同层级需要的能力完全不同。执行层要耐心和技能,任务层要责任和协调,战略层要心力,决策层要愿力。你要的是哪一种?别自欺欺人,选定了,就要为它付出。
第三步,你要接受“改变命数很难”。靠吃苦能做到的都不算难,难的是改变性格、格局、心力、愿力。这需要长期的精神重构,需要不断吸收更强的资源,逼迫自己成长。弗兰克尔在《活出生命的意义》里说:“人类最自由的地方,就是在任何境遇下选择态度的自由。”你能不能突破命数,很多时候取决于你愿不愿意用更大的态度去重塑自己。
但我想说的最后一点是,不要陷入焦虑。你并不是一定要成为某种人。世界本来就是多样的。有人在执行层也能活得光芒万丈,有人选择在中层安稳度日,有人非要站到顶点。没有对错。重要的是,你能不能看清自己,接纳自己,然后在自己选择的层级做到最好。苏格拉底说过:“认识你自己。”这句话放在职场上依旧是真理。
所以,真正的重点,不是“我现在在哪一层”,而是“我能不能接纳我的宿命,并且选择是否去改变它”。命运不是铁板一块,但也不会轻易改变。辛苦不算难,难的是心力和愿力。
愿你在职场里,不再盲目追逐别人定义的高度,而是看清自己,选择自己,成就自己。
合十。
如夜话,至此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