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凯文·凯利:在2022年,我们为什么要保持乐观?
2025-09-02

【主题】:在2022年,我们为什么要保持乐观
【核心矛盾】:现实中的混乱与焦虑 vs 乐观主义中的希望与创造

——

你有没有试过这样的时刻?
刷着手机,看到的全是坏消息:物价上涨、股市下跌、战争、疫情……感觉天要塌了。可与此同时,你抬头一看,楼下咖啡馆还有人在聊天,外卖小哥飞速穿梭,街角书店还在安静开门。表面上,是无处不在的焦虑和混乱。本质上,却是一个问题:我们到底该绝望,还是该保持乐观?

凯文·凯利给出的答案很简单:乐观。可问题随之而来,为什么在最不容易乐观的2022年,我们反而更需要乐观?

他在演讲中说:“我认为到2042年,我们会迎来一场真正的繁荣。”这句话像一记强心针,打在所有觉得未来黯淡的人身上。但反过来想,凭什么相信?难道不是危机越来越多吗?

我们先从一个常见现象说起。
打开新闻,负面事件永远是头条。战争爆发、疫情反复、经济衰退……仿佛坏事总比好事多。可真的是这样吗?统计学早就告诉我们,人均寿命在过去两百年里稳步上升,人均GDP也在增长。进步存在,但被坏消息淹没。换句话说,问题不是进步停滞,而是我们看不到进步。

那么,为什么我们会更容易被坏消息裹挟?心理学家巴里·施瓦茨在《选择的悖论》中解释过,人类的大脑更容易捕捉威胁信息,这是进化的遗产。为了生存,我们必须比对“机会”更敏感于“危险”。于是,新闻标题永远是“危机”,因为这是能抓住注意力的钩子。

问题来了,如果我们被坏消息牵着走,那对未来的判断就会失真。于是,凯文·凯利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路径——乐观不是情绪,而是一种选择。它像一个假设:假设未来值得期待,你才会行动,才会创造。

比如,当年《星际迷航》里的通讯器只是虚构。但正是因为有人相信“这可能成真”,才有了今天的智能手机。没有乐观主义者的想象,就没有后来改变世界的发明。这背后隐藏着一个逻辑:乐观不是盲目,而是预设成功的可能性。

那么,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这样预设?因为文明的延续需要信任和乐观。想象一下,如果每个人都怀疑他人,社会就像一盘散沙。正如涂尔干在《社会分工论》中所说,社会的基础是信任和协作。凯文·凯利把这个结论推到全球化的语境里:在一个有80亿陌生人的世界里,如果不相信好事多于坏事,就没有合作的可能。

这时,矛盾又出现了。问题明明越来越大,比如全球气候、能源危机、贫富分化。为什么还说乐观?凯利的回答是:正因为问题存在,所以我们才有机会。

历史上,每一次重大创新几乎都来自大问题。瘟疫带来现代公共卫生体系,能源危机催生新能源革命。问题不是阻碍,而是推动力。哲学家卡尔·波普尔在《开放社会及其敌人》中说过,真正的进步来自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。换句话说,没有问题,就没有进步。

那我们怎么判断哪些方向值得乐观?凯文·凯利给出了八个理由:全球化、城市化、绿色能源、全球互联、人工智能、创新提速、生物科技、新经济。看似宏大,其实就在你我身边。

举个例子,你可能没注意到,全球化已经让每个人都像手机里的一个“晶体管”。你在深圳点一单外卖,供应链可能跨越半个地球。你刷的短视频,下一秒可能出现在纽约少年的屏幕里。这种互联的本质,就是一场巨型协作。而这种协作,过去根本无法想象。

再比如人工智能。很多人害怕AI取代人类,但凯利强调,它真正的作用是与人协作。AI做重复,创造留给人类。就像工业革命把双手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,AI会把思维从琐碎中解放出来。这不是终结,而是放大。

然而,我们也必须承认,预测未来并不容易。凯文·凯利在总结自己观察世界的方式时,提到几个技巧,比如“跟随免费的潮流”“关注注意力浪费”“观察新词的出现”。这些听起来像小窍门,但本质是一种思维方式:未来的线索总是藏在边角,不在头条。比如,短视频的爆发,最初就是年轻人“浪费时间”的娱乐,但它最后演化成了全新的产业。

到这里,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:如果未来值得乐观,普通人该如何参与?凯文·凯利的回答是“创造”。他提出了著名的“1000铁粉理论”:如果你能找到1000个愿意为你买单的铁杆支持者,就能养活自己。这不是空想,他自己靠一本众筹出版的《酷工具》就做到了。

这背后其实是一种“去中心化”的逻辑。过去要成功,你必须依附大公司、大平台。现在,凭借区块链、DAO等新工具,个人和小团队也能崛起。凯利预测,未来会有一亿创造者,和观众直接连接。这意味着,大规模的机会从少数人手里转向了每一个人。

问题随之而来:这条路会不会太难?答案是,是的,但也正因为难,才有价值。正如凯利自己所说,他少年时就是在地下室里搭建自然博物馆,在没人支持的情况下动手创造。这份“先做再说”的精神,就是创造者的起点。

如果我们把这一切串起来,会发现一个清晰的逻辑。乐观不是盲目的鸡汤,而是面对问题时的一种理性选择。它让我们预设未来值得期待,从而启动行动。它让文明在信任中延续,让问题转化为机会,让个体在创造中找到自由。

或许,今天的2022看起来是一个低谷。但正如凯文·凯利所说:“当后人回顾2022年,物价飞涨,股市低迷,此时此刻就是下一段历史的开端。”这句话提醒我们,低谷未必是终点,反而可能是转折点。

真正的乐观,不是看见光明才走,而是因为走,才会有光明。
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