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现一个残忍真相:读书拼智商,工作拼情商,而到了人生后半程才发现,比智商、情商更重要的是......
2025-09-04
凌晨两点,窗外的风吹得有点凉。你翻来覆去睡不着,脑子里像放幻灯片一样闪过各种场景:学生时代埋头苦读的样子,职场里和同事周旋的瞬间,还有最近几次心态崩溃的夜晚。你突然发现一个问题——读书靠智商,工作靠情商,可到了人生的后半程,真正决定你能走多远的,其实是心态。表面问题是“我是不是不够聪明、不够会来事”,本质问题却是“我的心态是不是足够稳、足够强”。
很多人以为难题在眼前,其实难题在心里。心理学里有个能量层级理论,说人的意识层次不同,对应的能量等级也不同。心态差的人,常常被负面情绪裹挟,陷入无尽的消耗;心态好的人,能量就会往上走,能感知到更多生活的美好。就像有人一遇挫折就怀疑人生,有人却能淡定下来想对策。前者被情绪拖着走,后者反而能走得更远。
回想你有多少次,夜里觉得天塌下来了,第二天睡醒才发现事情还是那件事,但心情一换,世界也换了颜色。主持人窦文涛说过:“很多时候,事情解决不了,真正的根源在于自己的情绪问题。”你是不是也常有这种感觉?看似无解的困境,其实是被自己乱了的情绪困住了。
有一次看董宇辉分享,他讲到奶奶果园的苹果被冰雹砸坏了。换作别人,可能一夜抱怨,愁得睡不着。但奶奶只是默默把果子捡起来,分类,能吃的吃,不能吃的酿成果醋。她的心态决定了结局,不是绝望,而是另一个开始。很多时候,真正的强者,就是在破事来临时,不慌不乱,沉得住气,稳得住心。
可心态从哪里来?有人说是天生的,有人说是阅历养出来的。其实更像肌肉,要一点点训练。第一步,就是情绪稳定。别小看这个能力,它能决定你是不是会在风浪里翻船。阿甘说过:“成熟不是宽容一切,而是知道什么最重要,什么不重要。”当你懂得剔除掉没必要的情绪消耗,你才能把能量留给真正的挑战。
但稳定不等于麻木。情绪稳定是有情绪,却不被情绪支配。你可以愤怒,可以悲伤,但别让这些情绪占据全部。你要学会在情绪的洪流里找到出口,而不是在洪水里溺水。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“灾难化思维”,就是把小事放大成世界末日。很多人困在其中无法自拔,其实不过是把一个小坑想象成无底洞。学会放过自己,才能走得轻松。
再往下走,心态的第二层,就是内核强大。你见过那种人吗?别人说一句闲话,他能生气一整天;别人一个眼神,他能胡思乱想半个月。这就是内核不够强,容易被外界牵动。作家何权峰讲过一个故事:朋友遇到疯狗,非要和它纠缠。可何权峰拉着他走开,说如果被狗咬了,就再也看不到眼前的花丛了。人生何尝不是这样?你若和烂人烂事死磕,就会错过无数风景。
不纠缠,是最了不起的能力。你看,那些总想着证明自己的人,总想赢下每一场争论的人,往往活得最累。冯唐说:“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笃定的内核,这样在宇宙间才不容易被风吹散。”强大的内核,不是冷漠,而是清楚自己该走的路。懂得人际的红绿灯:绿灯关系要珍惜,黄灯关系要限时,红灯关系要远离。内核强大的人,不会被无谓的消耗绑架,而是把精力放在值得的人和事上。
那人生后半程最高级的活法呢?是心态顶配,精神不受力。记者周轶君说,最好的养生,不是补品,也不是睡眠,而是心里没有能消耗你的东西。那些不重要的事,早点扔掉就是了。你看过106岁老人的生活吗?他每天坚持太极,画画,学习新东西。身体并不算最好,但精神状态极佳。关键在于,他心里没有过不去的坎,心态始终敞亮。
这种心态的力量,会让一个人越活越通透。作家毕淑敏说过:“幸福其实跟颜值、钱财、地位都无关,而是取决于你内心对于世界的看法。”当你心态好,你看到的世界是明亮的;当你心态差,哪怕阳光普照,你也只觉得阴霾满天。
其实,心态说到底,是一种选择。你可以选择在抱怨里消耗,也可以选择在行动里成长。你可以选择被过去困住,也可以选择向未来走去。梁永安教授说:“人应该把精力转向更宏大的世界,围着自己的生命火堆起舞,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。”
所以啊,读书的时候,别光盯着分数,要学会养心。工作的时候,别只想着面子,要学会养气。到了后半生,更要懂得修炼心态。因为最终撑起你一生的,不是智商,也不是情商,而是你能否在风浪中依旧保持从容。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
——
参考阅读:
《活法》 稻盛和夫
《少有人走的路》 斯科特·派克
《情绪的语言》 卡拉·麦克拉伦
《能量层级》 大卫·霍金斯
《冯唐成事心法》 冯唐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