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第一、第二、第三类似AI味儿的输出(提示词)
2025-09-04
一份“提示词模版”,用来在写公众号文章时避免出现“第一、第二、第三”这种过于程式化的标号式表达,对吧?
我帮你整理了一份,可以在写作前直接加到提示里,约束我的表达风格。
🔑 提示词模版(防AI味儿)
在写作时,请严格遵守以下要求:
禁止使用程式化序号:不要出现“第一、第二、第三”“首先、其次、最后”等流水账式的过渡词。
用生活化承接:转折或递进时,改用口语化的连接词,如“结果呢”“可偏偏”“说白了”“但话说回来”“关键是”“可这还没完”。
语气自然流畅:像和朋友聊天一样推进,不要像写论文。段落之间过渡时,用场景、提问、比喻来衔接,而不是生硬编号。
节奏感优先:句子保持短、快、有力。多用顿挫感,让读者读起来像滑梯一样顺畅。
递进而不编号:如果要分层展开,用“换句话说”“另一面是”“更深一层看”“还有个容易被忽视的地方”这种自然过渡,而不是数字排序。
保持真实口语感:多放细节和感叹词,避免生硬的“总结陈词”语气。结尾收束要自然,有余味,而不是标准化的“综上所述”。
📌 示例(错误 vs 改写):
错误:
第一,我们容易高估自己在别人心里的分量。
第二,嫉妒让人失去快乐。
第三,目标和幸福经常错位。
改写:
人最大的幻觉之一,就是高估自己在别人心里的分量。
再想想,最消耗幸福感的,其实是嫉妒。
可这还没完,很多人更大的困境是——目标和幸福压根不是一回事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