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体制上班,副业博主,一年变现20万:这6种人,最适合做个人IP赚钱
2025-09-06
主题
谁最适合打造个人IP赚钱
核心矛盾
很多普通人心里都在犹豫:自己条件普通,资源有限,到底能不能通过个人IP赚到钱?一边是渴望突破的欲望,一边是“不敢、不信、不懂”的犹豫。矛盾就在于——个人IP到底是少数人的舞台,还是多数人都能把握的机会?
正文
做IP,不是天选之人
夜深了,城市的霓虹灯还亮着。有人在办公室里加班到深夜,心里却冒出一个念头:要是能靠写点东西、拍点视频,赚点副业收入该多好。结果呢,第二秒又摇头:算了吧,我没资源,没天赋,哪轮得到我。可偏偏,这正是很多人卡住的地方。大家都觉得做IP是“高高在上”的事,好像只有明星、名校、精英才有资格。可这观念,本身就把门槛抬高了。《乌合之众》写道,大众心理常常压倒个体理性。多数人一看热度高、门槛大,就自动退缩。可真正的门道在哪呢?IP不是天生的,它是养成的。无数平凡人,靠讲故事、靠坚持、靠专业,慢慢站了出来。换句话说,IP不是特权,是积累的结果。所以说,别把自己先否定了。你完全可以给自己定个小规矩,比如先在朋友圈里持续写点专业心得,一个月,三个月,半年,把存在感养出来。
条件普通,也能值钱
设身处地去体会:一个体制内的妈妈,下班要做饭、带孩子,照样抽时间写文章。她的粉丝不多,只有三四千。但她做的训练营,三天招满八十人,变现七万。你会发现,她没有光鲜的背景,没有庞大的流量,却用内容和服务,把精准粉丝聚了起来。亚当·斯密在《国富论》里强调过分工的力量。普通人只要把自己的一项技能切出来,专心做深,市场就会认。说白了,别人需要的是“靠谱的人”,而不是“完美的人”。很多人觉得自己“没优势”,可优势恰恰藏在日常里。你写得出干货,讲得出经历,坚持输出,就会有人觉得你有价值。所以呀,别怕粉丝少,关键是你吸引来的那部分人是不是精准的。小而精,才是起步的底气。
从算术题到赚钱逻辑
把时间拉回到2019年,粥左罗的团队开年会,目标定在“收入破千万”。听着是不是很夸张?可他们用的工具只是一个算术题:收入=用户数✖️客单价。100个用户✖️1万元,1000个用户✖️1000元,5000个用户✖️200元,公式一摆,路径就清晰了。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提醒我们,人总是被模糊感吓退,但一旦数字化,焦虑就能被拆解。你看,这逻辑简单得不能再简单,却很有效。那我们该怎么办呢?别再空想“我要月入百万”,先把目标算出来,再往回推。比如说,你想一年多赚10万,那就是200个粉丝✖️500元。接下来要做的,不是叹气“太难”,而是问自己:我能提供什么500元的服务?社群?课程?咨询?一旦把目标变成算数题,赚钱的模型就具体了。
别只看流量,看值钱力
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幕:一个抖音号有八十万粉丝,每条视频点赞上千,结果一个月变现不到一万;另一个公众号,阅读量才两三百,却轻轻松松月入过万。为什么?布迪厄提出过“资本形态”的概念。流量是资本,但只有能转化的流量,才是真正的资本。你没办法吃掉“点赞”,但你能吃掉用户愿意付的钱。很多人以为粉丝越多越值钱,其实粉丝的“质量”和“关系深度”,才决定了能不能变现。说白了,你要的是信任,而不是虚热度。所以,别焦虑别人粉丝上百万,先问自己:我的粉丝愿意掏钱吗?愿意信任我吗?这才是IP能不能赚钱的核心。
选择正确的赛道
托克维尔在《旧制度与大革命》里观察到,社会的巨大变革,往往是因为结构的长期积累。同理,IP能不能赚钱,跟你所在的赛道有极大关系。卖课程的、做训练营的、搞社群的,能持续放大;有些赛道只能赚“一阵风”,红过就没了。你看,现在有人卖化妆经验,有人教英语口语,有人带健身训练,甚至有人靠分享育儿日常,照样年入百万。区别在哪?在于能不能沉淀。短视频可能火一阵,但课程能卖几年;直播可能热一时,但书能影响几十年。福柯提醒过,权力无处不在,它通过规则塑造人。你选的赛道,本身就是一种规则,它决定了你的天花板。所以说,别盯着眼前哪个火,就一头扎进去。最稳的做法,是找一个能沉淀的方向,把它当成长期事业去做。
小IP,也能撑起未来
故事发展到这里,你可能已经能感受到:不是所有人都要做大IP。大IP百万粉丝,确实耀眼;但小IP,一千个铁杆粉丝,也足够值钱。《千粉理论》早就提醒过我们,一个人只要有一千个忠实用户,就能养活自己。你有1000个愿意跟随的人,愿意每年为你买一两次课程、社群或产品,那你就能获得稳定收入。说白了,个人IP不是看粉丝数,而是看关系的厚度。你完全可以从小IP做起,积累三年五年,它会长在你身上,没人能拿走。职场可以淘汰人,但IP不会,只要你在积累,它就会越来越值钱。所以,遇到犹豫的时候,不妨先问自己:我要不要先试着做一个“小IP”?这样一来,你不会摔得太疼,还能在过程中慢慢养大。
参考阅读
《国富论》/亚当·斯密
《乌合之众》/古斯塔夫·勒庞
《旧制度与大革命》/托克维尔
《千粉理论》/凯文·凯利
《文明及其不满》/弗洛伊德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