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新东方暴涨10倍,段永平赌赢了:看完段永平的99条思考,我终于知道他为何这么牛
2025-09-06

主题
段永平的平常心:穿越周期的底层智慧

核心矛盾
多数人总是焦躁:想快速成功,想一夜暴富,想凭运气翻身。但段永平一次次证明,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不是聪明,不是运气,而是能不能守住“做对的事情,把事情做对”。矛盾就在这里——人性偏好短期,而真正的胜利来自长期。

正文

一、股价起落,不过是表象
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?新东方最黑暗的日子,俞敏洪带着老师们摆摊卖农产品,镜头里有人忍不住红了眼眶。股价跌到谷底,市场一片唱衰。就在这时,段永平悄悄进场,下注“俞敏洪不会倒下”。
很多人当时觉得他是冒险。可偏偏几年后,直播带货火了,新东方股价暴涨十倍。他赚了大钱,但他说过一句话:“其实我也不知道他能干成什么,只是觉得他不会倒下。”
这就是差别。普通人盯着的是短期涨跌,他看重的,是一个人能不能撑住的底色。说白了,这不是赌博,而是识人。他押注的,从来不是股价,而是人性。
所以啊,遇到诱惑时,别急着算短期的账,先问自己一句:这个人,这家公司,值不值得信任?

二、平常心,才是最大底牌
高尔夫球场上,一个顶尖球手和一个业余球手,大多数时候击球差不多。真正的差别,是失误之后能不能保持平常心。段永平说过:“人们看到的是我们做了的事情,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没去做的事情。”
荣格提醒过,人必须直面内心的阴影。很多人一旦被短期的情绪吞没,就会做出错误选择。急躁时乱买,贪心时加码,恐慌时割肉。最后结果呢?往往是被情绪收割了。
段永平的秘诀,就是“做对的事情+把事情做对”。看似简单,其实艰难。因为这要求你长期耐得住寂寞,还要忍得住诱惑。
这话听起来有点玄,其实落到日常,就是一句:先把心态放正了。你不必一开始就赢所有人,但必须先赢自己。

三、什么是“做对的事情”?
彼得·德鲁克讲过一句话:“管理就是做对的事情,把事情做对。”段永平一辈子受用。他甚至提出了一个“stop doing list”,意思是明确哪些事绝不能做,并立刻停掉。
故事发展到这里,你可能已经能感受到,他的逻辑和大多数人完全相反。别人问“该做什么”,他更关心“不要做什么”。
比如,不撒谎、不欺骗、不碰自己不懂的行业。这些看似普通,却是最难长期坚持的。正如托克维尔在《旧制度与大革命》里观察到的,真正推动变革的,不是一次次激情冲动,而是长期积累的秩序。
所以说,遇到选择时,不妨先定下几条禁令。清清楚楚告诉自己:什么事无论如何不能做。很多时候,少犯错,比多做对更有价值。

四、管理不是激烈,而是节制
有人以为段永平靠严格、靠压榨团队。他却偏偏说:“老是加班的公司,管理水平一定有问题。”在小霸王时,他亲手发奖金,同事说“谢谢老板”,他立刻回一句:“应该是公司谢谢你们。”
吉姆·柯林斯在《基业长青》里强调过,伟大企业的本质是“利润之上的追求”。段永平深知,钱是保健因子,不是激励因子。发钱能留人,却不能点燃人。真正的激励,是公平和信任。
换个角度去感受,一个企业如果人人都怕老板,早晚会出事。因为怕的背后,是不敢负责。文化缺失,再强的制度也会失效。
说白了,管理不是多花心思盯人,而是多花心思立规矩,设公平,容许犯错。那样团队才能真正在里面生长。

五、赚钱,不是唯一目的
松下幸之助说过:“企业不盈利就是罪恶,但企业的目的不是盈利。”这听起来矛盾,其实是最高明的平衡。
段永平强调,真正的好公司,不是问“能不能赚钱”,而是问“这钱该不该赚”。乔布斯留下的遗产就是:利润之上,还有对未来的追求。
设身处地去体会,如果一家公司只想快速赚钱,它一定会透支未来。低价倾销、虚假宣传、过度扩张,这些手段短期有用,但长期毁灭。相反,那些敢于舍弃眼前利益,坚持守正的企业,才能慢慢熬出奇迹。
所以啊,遇到诱惑,先忍住心里的急躁,问一句:这是长远之利,还是短期的幻觉?答案不同,你的未来就不同。

六、投资,本质是做人
段永平说:“投资规则一,永远不要亏钱。规则二,永远不要忘记规则一。”很多人笑他太谨慎,但他认真解释过:所谓“不亏钱”,就是不要去做错的事。
亚当·斯密在《国富论》里强调过,分工让效率倍增。同理,投资要分清什么该看,什么该舍。段永平只盯两件事: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。模式是护城河,文化是灵魂。如果这两点不对,他绝不碰。
你会发现,他的选择逻辑,和做人是一回事。做人要诚实,要正直;投资要信任,要笃定。两者其实是一体的。
别忘了,他能赢,不是因为预测未来,而是因为少犯错。正如他自己说的:“发现错了,就立刻停掉。”简单,却比什么花哨技巧都更有力量。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

参考阅读
《国富论》/亚当·斯密
《旧制度与大革命》/托克维尔
《基业长青》/吉姆·柯林斯
《管理的实践》/彼得·德鲁克
《荣格自传》/荣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