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让自己增值的6件事
2025-09-07

窗外下着雨,雨点敲打在铁皮屋檐上,发出密密碎碎的声响。你盯着桌上的书,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:是不是有一天,我们就会真的停止成长?那一刻,你会不会觉得有点害怕?害怕自己的脑袋再也学不进东西,害怕自己只能用惯性思考去过一辈子。可偏偏,成长这件事,从来不是随着年纪自然发生的,而是要靠我们主动增值。结果呢,很多普通人觉得自己过得“够用”就停下了,直到危机来临,才发现,惯性思考救不了自己。

那一巴掌背后的清醒是,当大脑停止学习,衰退就会一步步逼近。神经科学家赫布写过“用进废退”,大脑就像肌肉,你不用它,它就慢慢萎缩。关键是,很多人明知道道理,却依然每天把注意力耗在刷短视频上,等到要深度阅读时,根本无法集中精神。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:手机刷了一小时,脑子一片空白,反而看两页书就撑不下去?其实这背后,不只是习惯问题,而是注意力系统被影像刺激夺走了。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醒过,媒介本身就是信息,它悄悄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模式。文字带来深度,视频带来速度,你习惯了速度,自然就耐不下心去咀嚼文字。那怎么办呢?说白了,必须给自己每天留一点安静的文字时间,让大脑重新养成深度思考的肌肉。哪怕半小时,也足以改变心智的锋利度。

可这还没完。你会发现,真正拦在前面的,还有恐惧。你可能设身处地体会过那种窘迫:站在一个新的舞台,明明准备了许久,却依然双手冒汗,声音发抖。人类学家玛丽·道格拉斯研究过不同文化中的“秩序与混乱”,她发现恐惧往往来源于边界之外的未知。说白了,舒适区外的世界,总是让人害怕。那一幕我想起一个朋友,他在澳门失业后选择回到珠海创业,初期天天焦虑,甚至怀疑自己会不会赔光。可是当我走进他的小办公室,听他和伙伴讨论业务的热烈声音,心里忽然涌出这样的感受:恐惧,并不会因为回避而消失,只会因为参与而消退。正如尼采写过,“当你凝视深渊时,深渊也在凝视你”。你不踏出去,深渊就永远是深渊。一旦你跨出一步,深渊可能只是条小沟渠。换个角度去感受,那些你以为跨不过去的恐惧,往往在真正行动时,已经没那么吓人了。

故事发展到这里,你可能已经能感受到一个新的矛盾:光有勇气还不够,还需要手里有硬功夫。技能这东西,最怕停滞。经济学家舒尔茨在《人力资本》中强调,个人技能的积累就是资本的增值。可偏偏,大多数同行只在“够用”的水平停下,满足于眼前的工资。结果呢,等到市场风向一变,原本的技能瞬间贬值。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?一个写作者发现自己只会写公众号,一旦读者迁移到视频平台,就彻底失业。关键是,技能升级有两条路:一是把已有技能磨得更锋利,二是拓展新的技能池。就像会写文章的人去学视频,会编程的人去学产品思维。你要问,那条路更优?答案其实很明确,两条都要走。因为市场变化太快,单一技能像独木桥,随时可能断裂。多点技能,就像多修几条路,哪怕一条崩塌,还有别的通道。

但话说回来,再多技能,也会被缺点拖住脚。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时刻:机会就在眼前,可你因为怯场、自卑或者犹豫,眼睁睁错过了?心理学家荣格说过,真正可怕的不是黑暗,而是拒绝直面自己心里的阴影。那一幕我记得很清楚,一个内向的朋友,本来有机会去做演讲,却因为害怕被笑话,提前退出。几年后,他后悔至极,说如果当时敢上台,人生可能已经不同。你看,缺点不改变,就像鞋里的一粒沙,看似微不足道,却能磨出血泡,让你走不了远路。解决之道是什么呢?教育学家罗杰斯提倡过“理想自我”的方法,先把现状写清楚,再写出你想成为的模样,然后找到中间的桥。这样,你才有可能慢慢接近新的自我。说白了,不是一下子脱胎换骨,而是每天跨出小半步,积累到某一天,你自己都会惊讶变化有多大。

走到这一步,你会发现,改变缺点也需要习惯的力量。习惯是最稳妥的盟友。那一幕画面感很强:司机坐上车,踩油门,手几乎不需要思考就能转动方向盘。这就是习惯的威力。法国思想家阿尔都塞写过“意识形态的再生产”,他提醒我们,很多东西之所以牢固,不是因为你刻意坚持,而是它已经渗透在日常动作里。培养习惯,也要借助这种再生产的力量。设定触发事件,比如饭后固定阅读二十分钟,手机设定提醒,甚至给自己一点小奖赏。文化研究学者霍尔谈过“日常生活的仪式感”,这些微小动作,会帮你把习惯固化。别小看这一步,等你坚持三个月,习惯就成了自动驾驶,你就再也不用耗费巨大意志力去推动自己。

最后,还有一环往往被忽略:学到的东西不去实践,永远只是幻影。那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呢?你参加了一场培训,满怀激情做了厚厚的笔记,结果一个月后,笔记封尘,生活依旧如旧。结果呢,钱花了,时间花了,成长却没有发生。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早就证明,48小时内不复习,记忆会掉到谷底。关键是,知识只有在使用中才能留下痕迹。宗教学里有句话,“知行合一”,其实就是提醒我们:学到的要活出来。把自己当导师,教别人你学到的知识,哪怕只是小范围的分享,都能让你记得更牢,也更敢用。久而久之,技能才会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,而不是纸上的墨迹。

说到这里,你会发现,所谓让自己增值,其实就是一个循环:阅读输入,走出恐惧,升级技能,直面缺点,培养习惯,最后落实实践。六个环节环环相扣,缺一不可。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,文明的兴衰不在外敌,而在内部是否持续突破。个体成长何尝不是如此?当你停止突破,就是退化的开始。可偏偏,大多数人都是在失去了才懂得后悔。与其等到那一天,不如现在就动手,让成长成为你的常态,而不是偶尔的心血来潮。
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