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孚:六三:得敌,或鼓或罢,或泣或歌;只在心定,情绪起伏又何妨?
2025-09-11
中孚:
六三:得敌,或鼓或罢,或泣或歌。
象传:
可鼓或罢,位不当也。
夜里十一点,北京东三环的车流依然喧嚣。小王坐在办公室里,盯着屏幕发呆。项目被竞争对手截胡,他的情绪就像一面鼓,时而咚咚作响,想要振奋自己,时而又哑掉,陷入自怨自艾。旁边的同事看不下去,劝他说:“算了吧,反正市场就这样,你又不是没尽力。”小王摇头苦笑:“有时候真想哭,但下一秒又觉得,哭完是不是还得继续干?”这情境,不就是《中孚》六三所写的吗——得敌,或鼓或罢,或泣或歌。
这爻的画面感极强。遭遇对手,心中摇摆不定,时而振作,时而泄气;一会儿泪水盈眶,一会儿又强装欢笑。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这种状态:在挫折和反复中,被情绪牵扯得筋疲力尽。象传说“可鼓或罢,位不当也”,意思是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复,是因为位置不当,心未稳固。
我想起一个真实的案例。2020年,一位创业者朋友在消费品赛道上拼杀,融资谈了几轮,眼看要成,却在最后一刻被对手以更低的估值和更激进的条件截胡。他在饭局上喝得大醉,先是拍桌子嚷嚷“咱们不能认输”,过一会儿又伏在桌边哭着说“不干了,没意思”。旁人安慰,他一边点头一边又否认。那场景,和“或鼓或罢,或泣或歌”几乎重合。
资料显示,行为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叫“损失厌恶”,由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1979年提出。人们对损失的感受,往往是同等收益的两倍以上。也就是说,赢得一万元的喜悦,不及失去一万元的痛苦。创业者遇到挫折时,这种放大效应让他们在短时间里难以稳定情绪。
但转念一想,困境并不是问题的根源,位置错了才是。六三说“位不当也”,意味着如果一个人所处的位置与他的能力、心境不匹配,就很容易陷入这种摇摆。站得过高,承受不了重压;陷得过低,又总有不甘。
这让我想到一个细节。那天,小王在茶水间和我聊,他看起来满脸疲惫,却说了一句:“其实我不怕输,只是怕自己连输赢的节奏都掌握不了。”这句话让我心头一震。他怕的不是敌人,而是自己随时可能的溃散。
为了验证这一点,我让他试个小实验。每天给自己设一个“情绪检查点”,比如早上九点、下午三点,写下当时的状态,是想鼓还是想罢,是想泣还是想歌。坚持一周,他惊讶地发现,自己的波动其实有规律:上午通常充满干劲,晚上更容易陷入消沉。这一小动作,让他开始学会预判情绪,而不是被动被情绪拖拽。
然而,实验也不可能次次顺利。有一天,他连续开会,被否决了三份方案。按照习惯,他在下午三点写下“罢”。可没过半小时,他忍不住想摔门走人,彻底失控。那次失败的返工,让他明白,单靠自我记录还不够,还需要外部的锚点。后来他请一个值得信赖的前辈做“责任伙伴”,约定每周对他的关键决策进行一次复盘。这种把责任交给他人的做法,反而让他逐渐稳定下来。
在与前辈的对话中,那位长者说:“真正的稳,不是没有敌人,而是遇到敌人后,你的心不会被轻易摇走。”这句话让我想起心理学里常说的“情绪调节”,核心不是压制,而是承认波动,找到支点。
这并非个例,在历史上屡见不鲜。南宋名将岳飞,年轻时也曾在战局失利后意气消沉。后来他写下“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”,用文字把泣转为歌,把罢转为鼓。正因为能把波动转化为能量,他才逐渐成就了后来的岳家军。
但也要警惕另一种情况。表面上在鼓,实际上内心已罢;嘴上在歌,实际上眼泪未干。现代社会的很多年轻人,朋友圈里晒着积极的语录,转身却在出租屋里默默哭泣。假装坚强,带来的往往是更深的孤独。
在一次采访里,我听到一个职场女性说:“我每天都要把笑容挂在脸上,可晚上回家卸妆时,看着镜子里的自己,会突然大哭。”她的矛盾,不就是六三所言的“或泣或歌”吗?不同的是,她的“位不当”在于,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必须永远强大的位置,却忘了给脆弱留余地。
那么,如何找到合适的位置?或许可以再做一个小动作。试着在一天中,刻意安排一段“允许失败”的时间。比如半小时,不必产出,不必回应信息,就只是允许自己哭、写、沉默。你会发现,当你允许波动,它反而不会肆虐得那么厉害。
外部证据也支持这一点。哈佛医学院在2021年的一份心理健康研究中指出,适度表达情绪的人,比压抑情绪的人在长期幸福感和身体健康上都更稳定。换句话说,允许“泣”,才有可能真正“歌”。
最终,谁来承担这种摇摆的后果?还是得是自己。AI能帮我们抓到外部证据,前辈能帮我们做责任伙伴,但选择在哪停、在哪走,必须由人来定。能靠信息差,就让AI去抓;需要价值取舍,就由人来定;能小试可逆,就先做小实验;跑完就把经验写成自己的使用说明。这才是把“得敌”转为“得己”的路径。
或许六三的智慧就在于提醒我们:得敌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位不当。若心定在合适的位置,鼓与罢不过是节奏的调度,泣与歌也只是情绪的过场。真正的危险,是在摇摆里失去方向。
遗憾的是,不少人没能等到那一天,他们困在反复里,被情绪耗尽。但愿读到这里的你,能在敌人面前少一些摇摆,在自我里多一些安稳。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