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真正的高手,都是极致的利他主义者
2025-09-15

凌晨两点,办公室的灯还亮着。程浩盯着屏幕上的合同,指尖在鼠标上敲了又敲。他很清楚,这单子如果拿下,利润不算高,甚至还可能赔,但客户的要求过分,修改了三次条款仍旧咄咄逼人。身边同事劝他:“签吧,好歹有钱进账。”可他心里一股火: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去坑客户,值吗?那一刻,他脑子里闪过一句话:真正的高手,都是极致的利他主义者。

现实里,这句话听上去很“傻”。商场如战场,不是都说弱肉强食吗?可仔细想想,真是这样吗?表面上利己的人,短期能得利;可放到更长的时间线上,利他往往才是最优解。公开信息显示,2021年美国《哈佛商业评论》的一项研究发现,企业文化中“高利他”的组织,其员工满意度比“高利己”的企业高出32%,客户复购率高出42%。数据冰冷,却在反复证明:利他,才是利己最深的逻辑。

在与一位创业者的对话中,他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极深的话:“我给员工多分钱,不是因为我好心,是因为我贪心。”他解释说,一个员工创造了一千万的业绩,如果我只愿意给他十万奖金,他迟早会走。但如果我愿意分三百万给他,他不仅会留下来,还会帮我做更大。聪明的利他,看似让渡,其实是利益最大化。

新东方的故事,就是活生生的例子。1995年,俞敏洪创业初期,身边都是亲戚朋友,业务做不大。他找到王强和徐小平,直接说:“我们三个人一起干,新东方是大家的。”王强当时在贝尔实验室工作,年薪七万美金,他提出试探:“如果我们做得比你好,你能接受吗?”俞敏洪沉默片刻,说:“当然,你们回来就是要成为百万富翁、千万富翁的。”正是这种极致利他的心态,造就了后来新东方的三驾马车。三人共同分担风险,共享成果,新东方才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。

反差就在于,那些只想着一己私利的人,看似赢了当下,却输了未来。几年前,一位自媒体人A接了广告,合同白纸黑字写明了写作方向,可他临时变卦,觉得费力不讨好,不想按约完成。广告方的投放经理无奈,只能加钱50%才让他妥协。表面上,A占了便宜。但事实呢?行业圈子很小,投放经理的一句话,足以让他后续少了很多合作机会。短期利己,长期自损。正印证了那句老话:天底下,没有单方面的伤害。

如果说商业合作是大事,那么日常生活里的利他更见真章。那天,一个朋友请我帮忙设计Logo,说得轻描淡写:“反正你顺手弄一下嘛。”我心里其实挺别扭。因为真正的利他,不是理所当然的索取,而是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。就像我见过的一位老师,每次请别人帮忙,总会加上一句:“我能为你做点什么作为回报?”久而久之,他的人脉圈越来越稳固。利他不是无底线地奉献,而是让关系形成双向流动。

这里有一个小实验,你可以今天就试一试。找一个最近帮过你的人,给他发一条消息,不要客套,不要铺垫,就一句:“你上次帮了我,我很感激,有什么我能为你做的吗?”看似简单,却能瞬间打破单向索取的僵局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本质上是一种合作关系,最稳固的合作,一定是共赢。

我也曾经栽过跟头。有一次,我为了表现慷慨,硬是接下了一个朋友托我写的策划案,熬了三个通宵。结果交出去,他连一句谢谢都没有,反而挑毛病。这让我明白,利他不是盲目牺牲。真正的高手利他,是把自己和他人捆绑在一条更大的船上,顺水推舟,而不是把自己当作救生圈扔出去。那次失败返工的经历,让我学会了界限感。利他要长久,必须建立在互相尊重和合理分配的基础上。

在家庭关系里,利他同样重要。很多夫妻走到最后走散了,不是因为没感情,而是因为长期的失衡。一方无条件支持,另一方只顾自己发展,表面上是“伟大的牺牲”,实际上埋下了裂痕。心理学研究显示,婚姻满意度最高的夫妻,往往是双方在经济、情感和成长上都保持着互动与支持,而不是单方面的给予。真正的爱,不是单向付出,而是彼此成就。

再把视角拉长到社会。张小龙曾说过一句话:“当一个平台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,它是短视的。当一个平台可以造福人的时候,它才是有生命力的。”微信的去中心化设计,让无数创作者获得了流量和收益,正因如此,公众号生态至今依然保持着活力。利他,是平台长久的护城河。看似让渡利益,实则是共赢的格局。

我们常常误解利他,以为那是“做好人”的姿态。其实,利他是一种顶级的智慧。它要求我们在每一次决策时,不只问“我能得到什么”,还要问“对方能得到什么”。如果答案只是单方面的收益,那么这个合作注定短命。反之,如果双方都能受益,那就是值得投入的长期关系。经济学里有个词叫“帕累托最优”,意思是资源分配到一种状态,至少有一方变得更好,且没有人因此更糟。这正是利他背后的逻辑。

或许有人会问,极致的利他,会不会让自己吃亏?答案是,不懂边界的利他,才会吃亏。真正的利他,是在共赢框架里去放大彼此的价值。你帮别人,其实也是在帮自己。你成就别人,其实也在成就自己。利他,本身就是一种极致的利己。

回到开头那个程浩,他最后没有签下那份合同。几个月后,那个客户又主动找到他,说:“之前那几家公司我都合作过,都不行。你是唯一一个敢把话说清楚的人,这次我只信你。”利他,最终也让他获得了最想要的东西——信任。信任,是所有长期关系里最珍贵的货币。

真正的高手,不是赢一时的计较,而是赢长久的信赖。因为他们知道,利他才是最大的利己。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