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我本科毕业,做了外卖骑手:女大学生送外卖一年,总结出这42条骑手生存指南
2025-09-15

清晨六点,天刚蒙蒙亮,城郊的路口已经有人在穿着配送服调试电动车。雨后的地面还带着湿意,空气凉凉的,他把口罩往上扯了扯,手里紧紧握着一杯昨晚剩下的温水。这一幕并不稀奇,在这个城市,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这样开始一天。他们穿梭在街头巷尾,送的不只是饭菜,也是自己的生计和尊严。

很多人对骑手的印象停留在“风里来雨里去”“辛苦钱”。可如果你愿意停下来和他们聊上几句,你会发现,表象背后有更复杂的矛盾。有人说这是自由职业,但自由的代价是没有底线的风险。有人说这是门槛最低的工作,但门槛低意味着保障也低。有人觉得只是过渡,却有不少人一做就是几年,再难跳出来。矛盾从第一天就埋下:靠这份工作能活下去,却未必能走得远。

我认识的小林就是这样。大学刚毕业那会,她试过做摄影助理,每天站十几个小时,工资还不到三千;也去过珠宝店,站柜台站到腿肿;还管过民宿,半夜被客人叫醒无数次。换来换去,都觉得廉价。直到有天点外卖时,她看见小票上的骑手工资保底五千八,还有五险一金,一咬牙去面试,当场通过。从那天起,她穿上配送服,骑上电动车,开始了“自由职业者”的另一种生活。

刚入行时她吃过无数亏。车丢过,餐撒过,被保安刁难过,被顾客骂哭过。可慢慢地,她也学会了在规则夹缝里找到自己的节奏。她说,配送这行,其实是一份靠“微小实验”累积经验的工作。比如,她试过把最重要的三单写在纸条上,送完再管其他,结果发现焦虑少了很多;她也试过用二十个任务压满一天,没坚持三天就彻底崩盘。这些试错和返工,让她逐渐明白:不是干得越多越好,而是抓住真正关键的那几步。

细节往往决定一切。她告诉我,在陌生小区找不到路时,第一眼要找快递员或穿拖鞋的大爷,他们比地图更可靠。打电话找顾客,一定要开录音,既能防投诉,也能防遗忘。遇到慢出餐的店,干脆把单放最后取,否则超时就是必然。这样的经验不是写在手册里的,而是无数次撞壁换来的。

有一次送汉堡,她被系统安排到最后一单。等送到顾客手里,面包皮早就硬了。顾客气急败坏给了差评,她百口莫辩。那天她才真正明白:系统不在乎食物属性,商家也不在乎保温,最后所有责任都会压在骑手身上。从那以后,她宁愿绕远,也要把这类餐优先送出。这是代价换来的教训。

这份工作还逼着她重新认识身体。起初她常常忙到一整天只吃一顿,后来胃痛到几乎晕倒。她才开始强迫自己随身带几块红枣糕,空隙就补充能量。雨天冷得发抖,她学会在电动车把手上绑暖宝宝。特殊日子也不敢任性,布洛芬、热水、暖宝宝随时准备着。她笑说,这些都是“隐形工伤”的自救手册。

可身体上的辛苦,远不及心态上的起伏。最难过的一次,是给一个阿姨送餐。她礼貌地递过去,阿姨转身关门,却大声对孙女说:“好好读书,不然就像她这样子。”那一瞬间,她差点想放下餐箱走人。可后来想想,也许那句话对孙女是正面提醒。只是落在她身上,格外刺耳。

也有温暖的瞬间。一次暴雨中,交警提醒她“上前一点,这个路口经常出事”;一次深夜,小区奶奶笑着请她下次别忘了来吃牛杂;还有顾客收餐时多加一句“辛苦了”,都能让她在寒风里觉得有人看见。她说,骑手是最容易成为“踢猫效应”的末端——有人被上级骂了,会把气撒在配送员身上。但同时,骑手也能收获陌生人最直接的善意。冷与热,在这一行里交替出现。

外部的证据也印证了她的感受。美团研究院2021年的一份数据显示,全国约有九百多万外卖骑手,平均年龄三十岁左右。多数人把这当过渡,但真正离开的并不多,因为门槛低、现金流快、机会有限。这是个典型的“低门槛陷阱”:容易进入,却难以跳脱。

平台的算法更是无声的“老板”。它规定打卡时间,决定派单顺序,计算超时惩罚。一个差评就可能扣掉几百元,一次超时就可能让一天白忙。小林曾抱怨过:“平台让你不能闯红灯,可出餐晚了扣钱的时候,理由里从来没有商家。”这是制度的冷酷,也是骑手们无力改变的现实。

在这些矛盾之间,她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小小的“责任动作”。她坚持在顾客面前保持礼貌,不管多累多委屈,每句话都带“不好意思”和“谢谢”。她说,这是保护自己的方式,也是留给顾客的最后一层尊严。即使平台不替她背书,她也要给自己一个解释。

一年来,她写下了四十多条“生存指南”。从电动车锁车到打包技巧,从如何应对保安到如何分配饮食。有人笑她太认真,她却说,这些经验能帮新手少摔几次跟头,能让更多人不至于在路口流血时连创可贴都没有。

听她讲完,我心里有种复杂的感受。外卖不是梦想中的职业,它甚至不算体面。但靠双手赚来的钱,从来都不丢人。它考验的不只是体力,更是判断、取舍和韧性。它逼迫人们正视有限资源,把力气花在最值得的地方。

最后她留下了一句话:“我知道这行不会干一辈子,但至少这一年,我靠它活下来了,也学会了活下去的方法。”

也许这就是外卖骑手真正的意义。它不是一份完美的工作,却是一面镜子,照见生活的残酷,也照见人的坚韧。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