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唐5年前火遍全网的文章,成年人应该每年都读一遍
2025-09-16
那天深夜,我在地铁末班车上,听见一对中年夫妻在小声争吵。男人抱怨:“我这辈子咋就过成这样呢?”女人没接话,只是叹了口气。那一刻,我突然想起五年前冯唐那篇火遍全网的文章——《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》。很多人当时哈哈一笑,可几年过去,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?中年的困境并不是脸上的皱纹,而是心里的倦怠和生活里的混沌。
冯唐给了十条建议,最被人反复提及的,其实不是鼻毛修剪,也不是购物欲望,而是“不要停止学习”。这句话看似简单,却最扎心。因为多数人误把“看书”当作学习,甚至误把“买书”当作学习。书架上摆满了从未翻开的书,视频里记下的知识点,很快被游戏、综艺、八卦覆盖。学习真正的含义,是撕裂自己,打碎偏见,逼迫自己去面对不想面对的糟糕面。那种感到羞耻、尴尬、甚至想找地缝钻的时刻,才是学习的起点。就像反思一次争吵里自己说过的狠话,才会逼出下一次的克制。学习不是优越感,而是一种内在的修正机制。
这让我想起我做过的一个小实验。有一段时间,我每天晚上睡前写下当天最失败的一个瞬间。比如在会上插话打断别人,比如在家里对孩子发火。刚开始很不舒服,甚至觉得自己很狼狈。可坚持一周后,我发现自己在同样场景里开始提醒自己:别急,先忍一秒。这个微小的动作,改变了我和同事、家人的关系。原来学习,不一定要靠书,而是靠诚实地面对自己。
油腻,不是形容外表,而是描述一种气味,一种让人厌倦的气息。表面上可能是谈话里没完没了的吹嘘,实际上是优越感泄露出来的丑陋。冯唐说,不要当众谈性,不要追忆往昔,不要教育晚辈,本质都在提醒:别把自我感受强加给别人。真正让人反感的,是那种不知不觉把自己当成评判者的姿态。生活里这样的例子太多了,饭局上中年男人夸夸其谈“年轻人不懂”,家庭聚会里长辈一味讲当年的苦,职场上领导总喜欢说“我都是为你好”。殊不知,那些话在听者耳中,早已成了噪音。
有一次,我试着换位思考。那天我在会议上忍不住给年轻同事提了很多“建议”,看着她强忍的笑容,我忽然意识到自己正在重复别人曾经让我厌烦的做派。于是我在会后道了歉,也尝试着多听少说。那次返工让我很受用,因为它提醒我:教育别人最轻松,却也最无效。
我们总说中年危机,其实危机不在外部,而在内部。停止学习,停止运动,停止好奇心,人就会慢慢陷进油腻。比如体型问题,很多人以为关键是胖瘦,其实不然。真正令人不适的,不是体重秤上的数字,而是那种自我放弃的姿态。苏东坡也曾是“肥仔”,可谁会嫌弃他的诗书画?关键在于,一个人是否还在努力让自己保持清爽。
资料显示,世界卫生组织在2019年的健康研究里强调,中年人保持规律运动,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,可以显著降低心脏病和糖尿病风险。数据之外,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对比。小区里两个同龄人,一个每天坚持快走,一个常年宅家,几年过去,气色、精力的差距一眼可见。这种反差不是虚构,而是最真实的提醒。
另一个常被忽视的陷阱,是“混日子”。有人说,日子最公平,你混它,它就混你。中年人最容易陷进的,是“差不多得了”的状态。可差不多,其实就是停滞。停滞久了,就会被淘汰。这并非个例,在职场中也屡见不鲜。多少人习惯了按部就班,不愿意再学习新工具、不敢尝试新方式,等到公司转型升级,才发现自己成了最先被替代的那一批。油腻的根源,其实就是不思进取。
我认识一位老同事,五年前公司推行数字化系统,他嫌麻烦,不愿学习,结果一年后岗位被合并,他只能提前退休。后来他苦笑着对我说:“其实当初就是懒。”这是一个责任与解释的现场,没有推给外部,直接承认问题出在自己。那一刻,我感受到一种难得的坦诚。生活从来不会惯着谁,你偷的懒,都会在未来某一天加倍要回来。
冯唐提到,不要停止购物,要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欲望。我对这一点的理解是,不必盲目追逐潮流,但要保留一点好奇心。人到中年,最危险的不是衰老,而是对世界的麻木。你可以不追最新款手机,但你要愿意去尝试新的软件、新的运动,甚至一种新的菜式。这种微小的探索,本质上是提醒自己:我还活着,还能感知新鲜。那份敏感,能让人保持精神上的清爽。
当然,我们也要承认,改变不会一帆风顺。我曾尝试每天早起跑步,坚持了两周,结果因为一次加班彻底中断,之后再也没恢复。失败过一次,就很容易自暴自弃。但返工的机会永远存在。后来我换了一个方式,不设“每天”,而是“每周三次”。这样给自己留了余地,反而更容易坚持。中年人和年轻人的区别就在于:我们更需要策略,学会给自己留台阶。
写到这里,我想起孔子那句“吾日三省吾身”。放在今天,依旧是最好的提醒。不要停止学习,不要停止反思,不要停止调整。冯唐那十条建议,并不是束缚,而是指路。它们让我们看到,油腻不是中年的必然,而是选择的结果。每年读一遍,不是因为内容多深奥,而是因为人总会遗忘,需要一次次唤醒。
或许答案未必立刻出现,但愿我们都能记住:中年不该是油腻,而该是清醒。保持学习,保持克制,保持好奇,哪怕步伐慢一点,也要走得干净、走得有力。这样,才不至于在某个夜晚,坐在地铁上,忽然发现自己成了那个叹气的人。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