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查理·芒格:4个顶级的思维习惯,读懂受用无穷
2025-09-17

凌晨三点的急诊室走廊,白炽灯亮得刺眼。一个年轻人靠在椅子上,手里攥着体检报告,眼神飘忽。他的朋友小声问:“你怕什么?”他说:“怕自己没想明白,就被生活打趴下。”这一幕让我想起查理·芒格的一句话:真正把人拖下深渊的,不是失败,而是看不清方向后的自怜。

芒格这一生,开局并不光鲜。三十岁,别人正是事业和家庭的上升期,他却同时遭遇离婚、丧子、破产。那是把一个人最狠的打击几乎一口气都扔了过来。可他没有让自己沉溺下去。他说过:如果你陷在自怜里,悲剧就会裂变成更多悲剧。换句话说,他看穿了“顺遂”这种幻觉:谁的人生都不会一帆风顺,唯一能做的,就是先学会承受风雨。

这种看似冷酷的洞察,却是人生的护身符。心理学里有个词,叫“挫折商”。挫折商低的人,往往把一次打击放大到整个世界,于是自怜、嫉妒、愤怒像滚雪球一样。芒格的提醒很直接:你必须学会戒掉自怜。因为生活的摔打不会缺席,早晚会来,与其被一拳打懵,不如早早练好心智。

说到这里,你大概会觉得这是哲学家才说得出的硬话。可芒格的厉害在于,他把抽象的道理落在了行动里。比如他做过一个“微小实验”:哪怕在最灰暗的岁月里,他依旧强迫自己继续工作,继续读书。他明白,维持理性是防止自己彻底坍塌的唯一方式。你今天就能试试,把注意力拉回到手上的小事,不去沉溺于自怨自艾。这是最简单却最难的试炼。

走过灰暗,他明白另一件事:把眼睛盯准当下,把资源投向未来。那时他再婚,有八个孩子要养,压力堪比山岳。可他依旧坚持一条祖辈的老规矩:控制支出,专注手头,把钱投在未来。一次客户委托案件,别人还没来,他就提前准备好三份方案。结果客户一来就惊讶地发现,他的答案已经准备好。这份专注赢得了信任,也为他带来了新的生意和第一桶金。

这里有个你我都能用的小动作:在明天的工作里,提前为一个还没到来的问题准备至少两套方案。哪怕客户、同事最后没用上,你也会发现,提前思考过的心态,会让你变得更从容。这不是聪明,而是勤奋背后的智慧。

但专注并不等于野心膨胀。芒格提醒过:幸福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降低期望。他从没把目标设在百万富翁这种小概率事件上。他的目标很朴素:“比别人多一点常识”。这就是他的方法论——不盯天边的胡萝卜,而是在自己能力圈之外一小步,设下够得着的目标。

我曾见过一个创业者,筹钱时天天喊要颠覆行业,结果资金链断了,公司一地鸡毛。后来他才说:“当初要是先想着活下来,可能还能慢慢走远。”这和芒格年轻时听到的劝告一模一样:客户要觉得自己是屋里最聪明的人,你的职责是让他安心,而不是证明你比谁都厉害。放低目标,隐藏锋芒,反而能让你走得更稳。

当然,降低期望并不是让你变得懒散,而是提醒你不要被虚荣裹挟。芒格在股东大会上,常常对巴菲特的回答只说一句:“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。”这不是谦虚,而是一种智慧:不需要每次都抢风头。你越是急着表现,越容易失去别人真正的尊重。

而支撑他一路走来的,还有一种近乎执念的学习力。他说过:“我认识的聪明人,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。”九十多岁,他还能保持一周读二十本书。这并非炫耀,而是一种方法论:不要只看一个领域的书,要去读传记,和逝去的伟人做朋友。这样你能不断叠加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型,而不是困在一种视角里。

你今天也能做个小实验:别再只刷碎片化的短视频,挑一本真正值得的传记,坚持读三十页。你会惊讶地发现,一个人的一生比任何鸡汤都更能改变你的思维路径。

当然,学习和财富一样,若没有价值观的护栏,很容易变成空转。芒格的另一个习惯,就是坚守正道。他与合伙人收购公司时,明明可以用低价拿到股权,他却坚持原价支付。后来合伙人急需现金想套现,他算了一笔账,主动多给了对方十万。这种“不怕吃亏”的选择,赢得了长远的信任。巴菲特评价他:“总是做得比他该做的多。”这正是走正道的回报。

很多人以为投资是算计,但芒格和巴菲特坚持:我们从不鼓励别人频繁买卖股票,因为那和劝人吸毒没区别。他们守住了底线,所以走得更远。

总结这一切,芒格的四个习惯——拒绝自怜,专注当下,降低期望,坚持学习——看似老掉牙,却是穿越周期的钥匙。它们不是虚幻的哲理,而是一个个落在生活里的动作:在灰暗中逼自己工作,在贫穷时依旧投资未来,在浮躁时学会低调,在年老时依旧读书不止。

2021年,芒格九十八岁。他的财富远不及巴菲特,但他毫不在意。遇见一本好书,他会给作者寄钱,就像你我会给一篇文章打赏一样。他活得率性,却有底气。被问起长寿秘诀时,他说:“不要嫉妒,不要抱怨,不要铺张浪费,和可靠的人打交道,做该做的事。”这句话简单得近乎粗糙,但正因如此,它才能穿越时间。

想起他的一句比喻:“我的剑,只传给能挥舞它的人。”剑其实不是财富,而是思维方式与行事原则。能不能接得住,不在于聪明,而在于你愿不愿意用行动去践行。

愿我们都能练习这四个习惯,哪怕从今天的一个小实验开始,把注意力拉回当下,把目标放低一点,把书读厚一点,把心放平一点。日子不必炫目,但一定能扎实。
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