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粥左罗:为什么你一定要做视频号?
2025-09-18

那天,我在一个小县城的夜宵摊上,看见一个年轻人,一边撸串一边刷手机。他眼睛亮闪闪地对朋友说:“听说有人靠视频号,三个月就赚了人生第一个百万。”朋友嗤笑:“真的假的?我们这小地方,谁会看你的视频啊。”年轻人没有反驳,只是低头继续刷。他点开的,是雷军那场7天7夜不间断的直播。那一刻,我突然明白,很多人嘴上不信,其实心里比谁都羡慕。问题不是机会在不在,而是谁敢伸手去抓。

过去十几年,普通人的命运被一次次改写。2009年微博出现,有人靠一条段子火了,写书、开公司,彻底换了赛道。2012年公众号上线,一大批人靠写文章赚到第一桶金。2016年抖音兴起,一些原本籍籍无名的人,因为一个舞蹈、一个段子、一碗螺蛳粉,改变了自己和家族的命运。这些故事被不断复制,让人觉得普通人逆袭好像越来越可能。但残酷的是,等大部分人反应过来,红利期早就过去了。

资料显示,微信月活跃用户超过12亿,是所有社交产品里单个用户价值最高的平台。视频号是什么?它是微信的战略级产品,是张小龙亲自押注的未来。张小龙在2021年的一次分享里,143次提到“视频”,58次提到“视频号”,而“公众号”只被提到21次。这不是巧合,这是信号。谁在乎什么,谁就会在哪里下注。而视频号,就是微信在新十年里最重的一次下注。

我有一个朋友,他在抖音上做过半年短视频,粉丝只有两千。换到视频号,他坚持日更三个月,粉丝涨到了十万。更关键的是,他卖的一门小课,仅凭视频号的直播就卖出了三十万。有人说这是运气,但事实是,同样的内容发在抖音,播放量寥寥;发在视频号,点赞和转发却成倍增长。因为微信的逻辑不是陌生推荐,而是社交关系链。简单说,你的用户不只是平台的用户,而是真正属于你的。

你可能会说,我没有粉丝,没有背景,能行吗?这正是视频号的机会所在。普通人最怕的是什么?是下行风险太大。创业要投钱,投资要赌运气,打工收入天花板低。但做视频号呢?注册一个号,花点时间录个视频,成本几乎为零,失败了不过是删掉账号,成功了可能就是人生翻盘。这种风险小、收益高的机会,不是常常有的。

有人问,那现在入局会不会太晚?答案恰恰相反。所有平台都有红利期和成熟期。公众号现在已经成熟,新人入场几乎寸步难行。抖音、快手也早过了红利期,流量分配更偏向大号和机构。而视频号刚刚起步,生态正在完善,用户的注意力还在寻找新的落点。就像2012年的公众号,谁先抓住,谁就能享受复利效应。

一个小实验,你今天就可以做。拿出手机,随便录一段一分钟的视频,可以是你的一本书心得,也可以是你做的一道菜,甚至是你的一段日常。上传到视频号,坚持每天发,别去管数据。一个月后,你会发现,不仅越来越习惯镜头,还会有意想不到的人点进来,留个赞,留个言。这个实验不花钱,但能让你真切感受到,连接在发生。

当然,做视频号不可能一帆风顺。我认识的一个姑娘,刚开始学别人对着镜头讲段子,发了十条都没什么人看,她差点放弃。后来她换了思路,把自己会做的家常菜拍下来,配上轻松的旁白。没想到其中一道红烧肉的视频突然爆了,点赞几万,粉丝一下子涨了一万。她笑着说:“原来观众不需要我装,他们只想看到真实的我。”这是一次失败后的返工,却带来了真正的突破。

外部的数据也在说明问题。根据2022年企鹅智酷的研究报告,视频号用户的人均停留时长在半年内提升了78%,带货转化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而且视频号和微信支付、小程序、社群打通,形成了一个闭环。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用户看到视频,点一点就能下单付款,全过程没有跳转,这种顺滑体验在其它平台几乎没有。

我还记得一个细节。雷军在视频号开播那天,团队特地安排了连续7天24小时的折叠屏耐用性直播。很多人以为这是噱头,但本质是用视频号做品牌背书。雷军背后的态度其实是在告诉我们:这是微信的战场,是他愿意亲自下场验证的未来。普通人没有雷军的资源,但可以学他一个动作——顺势而为。

顺势而为是个人成长的底层逻辑。雷军说过,努力是前提,但真正决定成败的是风口。风口不是天天有的,但当你看见它来临时,要敢于扑上去。视频号就是这样的风口,它不会永远等你。三年后,你可能还在问自己要不要做,但那时机会成本会高得多。

很多人觉得视频号就是个短视频平台,但张小龙说过一句话:“视频号与其说最重要的是视频,不如说最重要的是号。”这是什么意思?它不是一段段短暂的内容,而是你的公开身份,是你在信息世界里放大的名片。公众号是私密的,只有愿意点进来的人能看到你,而视频号是公开的,任何人都能通过它认识你。这是一次关于身份的重构。

你可以不指望靠它赚钱,但你必须要有它。它是你展示个人品牌的放大器,是你积累人脉的助推器,也是你未来职业竞争力的一部分。想象一下,当别人拿着简历的时候,你递上的是一个视频号账号,上面有几十条你亲手做的视频。这种说服力,远胜纸面文字。

或许你还在犹豫,觉得视频号现在不热,不像抖音那么火。但别忘了,公众号刚出来时,也没几个人看好。等到大家发现它的价值时,红利早被瓜分完了。普通人最大的悲哀,不是没有机会,而是机会来的时候,他还在犹豫观望。

朋友评价过这样一句话:“你总说自己没有背景、没有资源,但真正的机会出现时,你连最小的尝试都不愿意做,那再多资源也救不了你。”或许这正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:你错过的不是一个平台,而是一次和时代一起成长的可能。
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