懂得了红利的本质,你就理解了视频号为什么这么赚钱
2025-09-18
夜里两点,朋友圈还亮着。有人在晒娃,有人在打卡健身,而在角落里,一条视频号的推送,意外冲上了热榜。短短几十秒的小视频,引来了成千上万的点赞与转发。第二天早上,这个视频的作者,在地铁上刷着后台的成交额,忍不住笑出了声。有人好奇问他:“你干啥呢,这么高兴?”他轻轻回了一句:“懂得了红利的本质,就明白视频号为什么这么赚钱。”
赚钱这件事,从来都难。难在信息差,难在门槛,难在谁能先看清趋势。可每个年代,总有一批人,悄无声息地吃到了红利。淘宝刚兴起时,有人靠着小店铺一年翻十倍;公众号的黄金年代,写几篇爆款就能买房买车;抖音快手的红利期,农民果贩都能带货月入过万。这不是运气,而是眼光。不是所有人都能赚大钱,但每一次风口,都会留下能吃饱的那部分人。
我记得2020年,腾讯刚内测视频号时,很多人还在犹豫。有人担心自己不会拍,有人嫌麻烦,有人说等平台成熟了再做。可等他们回过神来,红利已经被人收走。一个山东小伙,当时只是个服装店店员,月薪2300,连房租都快付不起。偏偏他不信邪,天天挤碎片时间学新媒体。别人犹豫时,他先发了第一条视频号。结果呢?一年时间,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店员,做到靠视频号年入百万。那天在直播课上他说:“赚钱的第一步,是突破认知的天花板。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的钱。”
有人觉得这是个神话,可真实案例就在眼前。比如我的学员春天,全职宝妈,刚生完孩子不久,靠老公的钱生活,心里压抑。她进了训练营,跟着学怎么拍视频,怎么起标题。最初视频播放量只有几十,家人都笑她不务正业。她差点想放弃,但助教说:“你再试一次,换个角度拍,把你喜欢的家装摆弄拍出来。”春天照做了。那次视频火了,几十万播放。她第一次意识到,原来自己也能行。后来,她尝试直播带货,一场成交额80万。那一晚,她哭着对我说:“我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也能赚钱,还能这么快。”
这种故事不是个例。火锅品牌创始人张珈嘉,也曾在视频号跌跌撞撞。最初,她投入人力物力拍视频,播放量始终不过百,差点决定停掉项目。但在返工学习后,她明白了爆款逻辑。重新调整内容方向,结果有条视频直接上了热门。那一刻,她说:“原来不是视频号不行,是我没学会怎么玩。”之后,她的线上团购营业额翻了三倍。失败过,返工过,可正是这种试错,让她真正跑通了闭环。
资料显示,2022年微信公开课上,腾讯公布视频号日活跃用户已突破8亿。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这是继公众号之后,唯一能与之并肩的流量池。和抖音、快手不同,视频号背靠微信生态,社交推荐机制让普通人也能被看到。这就解释了,为什么很多人说自己粉丝不多,却能卖货赚钱。因为视频号的逻辑,不是大V吃肉,普通人喝汤,而是人人都有可能被推到朋友面前。
我常常说,赚钱除了本事,更要懂得借势。红利的本质,就是一段时间里信息与资源的不对称。谁先认知,谁先试水,谁就能拿走大头。当年公众号的红利期,很多人嫌写作太苦,结果错过了十年最好的机会。今天视频号的情况一模一样。有人还在犹豫要不要做,有人已经靠它买车买房。表面上差的只是一个决定,实际上差的,是一个时代。
这并不是说所有人都能轻易成功。过程中,你一定会遇到失败。视频没人看,账号做不起来,直播冷场。这些都太正常了。关键在于,你是否愿意返工。就像春天那样,换个思路继续试,就像珈嘉那样,跌倒之后学会总结。试错的代价不算大,反而是错过的代价太大。
我推荐一个小动作,你可以今天就试试。随便用手机拍一段你熟悉的东西,可以是做饭、整理房间、运动。别想着完美,直接发到视频号。发出去的那一刻,你就比犹豫的人领先了一步。可能没人看,可能只有朋友点赞,但至少你开始了。等你连续发十条,你会发现,内容的逻辑、观众的反馈,全都能一点点教会你。
有人问我:“视频号的红利能持续多久?”我说,这不是问题。问题在于你什么时候行动。风口永远都在,只是留给敢试的人。错过一次,也许就是错过十年。腾讯高管在2021年的财报会议上曾说过一句话:“视频号将成为微信生态的重要增长引擎。”这不是虚言,而是信号。信号背后,隐藏的就是财富机会。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