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欲的张文宏
2025-09-18
凌晨三点,ICU外的灯还亮着。一个实习医生蹲在角落里,手撑着额头,像是刚刚从一场硬仗里逃出来。张文宏从病房走出来,顺手递给他一瓶水。那个年轻人像突然松了口气,低声说了句:“张主任,我真的有点撑不住了。”张文宏没多说,只拍了拍他的肩:“那你先睡会儿,我值这班。”这事后来被写在了一位护士的微博里,配文是:“他是真的不想出名。”
可就是这个不想出名的人,成了疫情三年最红的医生。
当全网都在抢着上热搜、开直播、带货、签约、拍综艺时,他像从不属于这股潮流。有人说他“太傻”,明明随手就能把流量变现,却转身就把自己藏进了实验室和病房里。但也有人说,正是因为他“看透了”,所以才选择不被卷进去。
节欲,不是压抑自己,而是看清什么值得,不值得。
张文宏走红是在2020年。那一年,他成了全网最受信任的声音。只要他说话,大家就愿意听,就愿意信。他说要吃肉,大家排队买排骨;他说病毒不会因为天气热而消失,全国人民立刻提高警觉。媒体争相报道,平台主动邀约,出版社找上门、代言广告排起队,但他都一一谢绝。
“我不是网红。”他说这句话的时候,脸上没有一点犹豫。
外界把这看成清高,但他自己知道,那是职业的底线。一个医生,最该守住的,是病人的命,而不是流量的口。
很多人第一次认识张文宏,是他那句“我们来顶上”的公开发言。疫情初期,他决定科室男医生全部上前线,理由是“女同志还要生孩子,以后要保护她们的生育能力”。有人说他太直白,有人说他太老派。但也正是这份不加修饰的直白,让公众第一次觉得:这个人,说的是真话。
他说“没有神药”,说“病毒不会夏天消失”,说“打疫苗是当前最重要的策略”。他不顺着热点讲段子,也不做情绪煽动。他只讲事实,只说常识。
在信息被算法操控的时代,说真话,已经成了一种稀缺资源。
他不是没试过“火”的滋味。2020年,张文宏成了各类热搜的常客。微博热榜、知乎热议、抖音剪辑、B站UP主,全都围绕着他的发言旋转。他的粉丝数飙升至百万,光是一个视频片段点赞就能破十万。
但他却说:“等疫情过去,你们就不需要听我讲话了。”
他说这句话不是谦虚,而是真心希望,这种“红”能快点过去,因为它建立在一场灾难上。
2021年上半年,张文宏几乎“消失”了。没有接受媒体采访,没有上节目,没有趁热出书。他把时间排得满满当当——门诊、查房、写报告、做研究、给学生上课。
一次市里评选“医德楷模”,通知他去领奖。他回了句:“我那天要上课,课表早排好了。”没去领奖,就为了不给学生调课添麻烦。
有媒体问他:“你知道这个奖有多重要吗?”他答:“我的课也重要。”
这不是矫情,是他骨子里的轻利淡名。
有人说他拿了无锡的一套别墅和1200万奖金,消息在社交平台发酵后,一度冲上热搜。很多人感慨:“原来张医生也没能抵住诱惑。”但几天后,官方出来澄清,奖励的是团队,而张文宏把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,全数捐给了青年医生基金。
他写了个捐款说明,只有一句话:“我从国家获得的已经足够多了。”
这种克制,让人想起《大学》里的一句话:“富润屋,德润身,心广体胖,而天下平。”
外界评价他是“最不像医生的大V”,他却说:“我只是个普通医生,和病毒打交道久了,看人和事都不容易激动。”
2020年下半年,张文宏开始写屏保。他电脑屏保上写了四个词:正直、谦逊、踏实、节欲。后来有学生问他,“老师,为什么把节欲也写进去?”他笑笑,“别以为这是私事,一个人连欲望都驾驭不了,谈什么守住专业的分寸?”
在他看来,节欲不是清苦,是一种专业伦理。
其实在医疗圈,张文宏一直是个“另类”。别人当上主任就开始安排下属做事,他反而成了“被安排”的那位。有学生要写论文,缺数据,他亲自跑去拉;有研究需要临床样本,他亲自打电话协调。他不是不懂权力的用法,而是始终不肯滥用。
一次,一位家属偷偷塞红包给他。他没说重话,只看了那人一眼,说:“你要真感谢我,就把这钱交给医院基金会,帮帮其他病人。”
有人说权力是最强烈的欲望催化剂,但张文宏却在声望最高的时候,选择保持医生的底色。
疫情中,他还坚持给每位门诊病人留下微信,叮嘱他们复诊时直接发消息。他说:“医生是有记忆的职业,不是流水线。”
网友齐坚曾写:“我同学住院期间,张医生每隔一天查一次房,从未缺席。哪怕是凌晨两点,他都会回你信息。”
节欲,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。而是即便走进了权力和名利的中心,依然能站在原点,不动摇。
2022年疫情回潮,有人再次呼唤张文宏“发声”。那时他刚结束一次讲座,匆匆赶到门诊。助理提醒他:“要不要录个视频回应一下?”他说:“不急,先看病人。”
你很难用标签定义他。他是教授,是主任,是防疫顾问,是媒体口中的“医学顶流”。但他更是一个愿意凌晨三点陪实习医生守夜的人。
在一次内部会议上,他对团队说:“有些事情,我可以不做。但医生的事,不能落。”
你可能不认识他的全部研究方向,不清楚他发表了多少SCI,但你一定听过那句“我们来顶上”。这不仅是一次发言,更是他的处世方式。
正直,是他的原则;谦逊,是他的姿态;踏实,是他的习惯;节欲,是他的信仰。
在这个时代,节欲几乎成了一种稀缺的品格。因为谁都知道,放纵能带来短暂的快感,而节欲往往意味着长期的孤独和误解。但张文宏走过来了,还把这条路走得很稳。
他证明了一件事:节欲,不是自我压抑,而是自我选择。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