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真正成为一个厉害的人?
2025-09-18
那天午后,我在图书馆的角落,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书页上,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。我看到一个年轻人,手里握着笔记本,眉头微微皱起,目光却游离在远方,仿佛在思考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问题: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?或者,仅仅是做成一件厉害的事。这句话像一枚小石子,激起我心底的涟漪。真正的厉害,从来不是外在成就堆积,而是跨维度的认知与行动,是在复杂环境中依旧能够把握局势的能力。
我想起亚瑟·克拉克在《太空漫游》中描写的银河系主宰,它们不依赖物质躯壳,却能获取和改写宇宙信息,操控恒星系统,甚至扶持低阶文明进化。信息的维度远高于物质和能量,低阶文明面对高阶文明,无论武器如何,都显得无力。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:真正厉害的人,不仅在同纬度竞争中取得优势,更在跨维度上构建优势。普通人在一条赛道上追求胜利,永远是同纬度的比拼,但懂得跨纬度的人,会用信息、思维和策略在复杂系统中取得超越性的优势。
我曾和腾讯一位招聘经理午餐,她讲了一个实习生的故事。这个年轻人面对资深HR,提出了“想成为厉害的人,或者做一件厉害的事”。表面上看,他是低维一方,面对信息和经验远超自己的对手;但正是这句话,把HR从角色身份拉回了人性层面,让她瞬间感受到他内心的力量和潜力。这就是低打高的案例——利用对方未曾关注的维度去建立自己的影响力。公开信息显示,心理学中“意图与认知差异”常被用来解释这种现象:当目标对方的信息结构被有效触发,低阶者可以创造意外的优势。
跨维优势不仅适用于人际,也适用于技能与资源。当你面对一个技术或资源比你强的对手时,增加系统复杂性和信息变量,便有机会扭转局势。比如弱队对强队比赛,通过改变规则或策略增加随机性,胜算可能提升。现实案例中,我有朋友在与投资人谈融资时,偶然提到古代风水与时间维度的认知,将项目与投资人的认知结构链接,让投资人瞬间理解价值并投资。技能和资源的跨维应用,就是让原本不可撼动的优势,因信息和认知的巧妙应用而被改变。
然而,成为厉害的人,不仅在于策略和技巧,更在于底层心理驱动力。克拉克作品中,人类之所以能从原始状态进化到智能文明,是因为底层冲动:不满足、不服从、不认命。即便面对银河主宰的警告,人类依然探索未知。心理学也显示,这种底层驱动力与探索欲、抗压能力、创新精神密切相关。低阶总有机会战胜高阶,正因不被现状束缚,而敢于突破认知边界。
我尝试做过两个小实验。第一个实验是每天在信息获取上增加“随机维度”,比如阅读不同领域书籍、跨行业案例分析,观察自己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式是否变化。两周后,我发现原本线性思维习惯被打破,对问题的洞察力明显增强,处理任务时更能预测潜在变量。第二个实验是社交领域,我有意去触发别人未被察觉的情绪或兴趣点,例如面试时通过故事激发HR情感共鸣,而非简单展示技能,结果反馈显示,更容易建立信任和好感。两次实验都验证了跨维度思维与行动的价值。
当然,失败与返工不可避免。有一次,我试图在技能演示中加入过多变量,结果对方信息处理过载,导致沟通失败。这提醒我,跨维策略需要精确而非盲目增加复杂性,同时也要掌握节奏和对方认知承受能力。这也是为什么厉害的人往往经历长时间的学习、实践和迭代:积累高维信息,优化策略,并精准施加影响。
对普通人而言,成长路径可以分两条:一是持续积累自身信息维度,如读书、研究、跨领域学习、参与多样化项目;二是敏锐观察系统信息缺口,用低维打高维的策略创造机会。这不仅仅是职场技巧,而是思维模型的升级。公开数据表明,跨学科背景的人在创新和决策中往往比单一领域专业者表现更优,因为他们能够整合更多信息变量,实现认知优势。
回到日常生活,成为厉害的人意味着对信息敏感、对系统认知清晰,同时保持底层驱动力的稳定。它不在于表面的炫技,而在于对复杂环境的理解和应对能力。在社交中,懂得跨维打低维:关注他人的未被察觉心理点,建立影响力;在学习中,跨学科积累信息维度,提升认知框架;在决策中,敏感变量,优化策略,使得原本不可撼动的局势因你的信息应用而改变。
《三体》中高阶文明对低阶文明的降维打击,现实世界也存在类似机制:信息结构强大的人,能够轻松压制单一技能或资源优势者。普通人通过不断积累、整合和创新,最终可以创造低打高的机会。重要的是,底层心理必须具备“不满足、不服从、不认命”的特质,只有这样,信息与策略才能转化为真正的优势。理解这一点,你会发现: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高低,只有信息维度的差距和突破的机会。
所以,想成为厉害的人,核心不在于短期积累财富或技能,而在于不断提升信息维度、优化策略,并用心理底层驱动力去探索未知、创造机会。跨维思维让你在复杂环境中脱颖而出,低维打高维的策略让你在原本劣势局面中逆袭,底层心理驱动力保障你在挑战面前不退缩、不认命、不满足现状。这就是“真正厉害”的本质,也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刻意实践逐步接近的境界。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