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暴雨肆虐5天后胖东来上热搜:看完创始人的故事,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家企业这么牛逼!
2025-09-19
那场暴雨来得猝不及防。水流像一张骤然摊开的黑布,把整片中原笼罩。郑州、新乡、许昌,人们匆忙逃离地下通道,抱着孩子在水中跋涉,公交车被困,商场被淹。五天后,人们在热搜里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——胖东来。于东来带着队伍,亲自去救援。有人说,他不是企业家,更像一位行走的信仰。
为什么一家超市能被人如此敬重?为什么一位老板能被千万人口口相传?故事要从很久以前讲起。
1966年的许昌,一个普通家庭,一个顽皮少年。他偷过家里的钱,买相机,买气枪。父母打得他皮开肉绽,他却硬是一滴眼泪都不掉。他想要的东西,不靠等,不靠求,只靠自己去拿。那时候,他还不知道,这份倔强会带来多少沉重的代价。
离家出走,倒卖烟草,两次被警察抓,枪口冰凉地顶在头上。他心里第一次有了恐惧。又到秦岭开矿,三十万债务压得他喘不过气。那个时候,于东来像极了我们身边无数个“失败者”:年轻气盛,跌跌撞撞,一无所有。
但人就是这样,被逼到绝境,才会看清自己能抓住什么。他重新开起烟酒店,换了个方式。和顾客聊天,拉家常,舍得让利。他不再赌命,不再铤而走险。他发现,本分,也能赢。那一年,他赚了八十万,清了债,还剩五十万。那是改变他命运的数字。
然而,真正击垮他的,不是债务,而是火灾。那场火吞噬了八条人命。他眼睁睁看着一切化为灰烬。痛苦和愧疚,让他几乎崩溃。但意想不到的是,顾客们纷纷伸手相助,有人要捐钱,有大妈说:“小伙子,坚持住,钱不够我和你伯父还有退休金。”那一刻,他第一次体会到,被信任、被需要,是怎样的力量。
他开始反思。书一本本搬回家,鲁迅、雨果、柏杨,他读宗教、读哲学。他明白了,人性,才是商业的根基。他给员工分利润,从一半,到九成五。自己只拿三百万工资,其余都分出去。有人不解,他却说:“如果做企业只是证明自己优秀,你快乐吗?”
很多人只看见他坐拥几十亿营业额,却没看到他一年七八个月自驾游,把权力交给团队。他说:“信任,是最好的激励。”所以在胖东来,员工能笑着擦地板,不是因为命令,而是因为发自内心。
这并不是偶然。2016年,一位企业家去考察。他看到两个阿姨,一个跪着擦地,一个拿扇子扇干,还能说笑。那一瞬间他震惊:为什么别人是咬牙干,这里却有人心甘情愿?答案就在于尊重。尊重员工的人格,尊重顾客的人格,尊重自我的人格。
而这种尊重,并非空话。疫情期间,胖东来宣布:坚守岗位牺牲的员工,公司补偿至少两百万;暂时不营业的员工,正常发工资。那是2020年,整个零售行业都在求生,他却让员工安心。人们才明白,所谓伟大,不是喊口号,而是在关键时刻扛责任。
反过来看,我们习惯说“996是福报”,习惯把员工当机器。可于东来说:“人最重要的是独立之人格,自由之精神。如果连自己都不能活成自己,只是他人的附属品,那生命的价值在哪里?”所以他坚持每周二闭店,哪怕损失业绩,也要员工休息。他坚持不让企业变成追逐资本的机器,而是成为传播文化的学校。
有一次他在讲台上,穿着一件黑色运动衣,像个晨练大叔。他说得最多的,是“尊重”。他笑得像一尊佛,却句句扎心。人们终于懂了,为什么这家企业能让顾客在烈日下排队十五分钟,只为进去逛逛。不是价格低,而是他们在这里被当成人,被当成朋友,被当成家人。
当然,这条路并不轻松。信任意味着风险,放权意味着可能的混乱。他也失败过,也返工过。有人滥用了信任,他没有立刻收回权力,而是花更长的时间去培养责任心。他说过一句话:“如果人没有了真实,体现出来的就是邪恶。”所以他宁愿花代价,也要守住那份真实。
这就是胖东来的本质:用理性抵制奴性,用尊重成就个性。商业的边界,不是规模,不是排名,而是价值观。
今天我们回头看那场暴雨。别的商家忙着关店自救,他却带队去郑州驰援。表面上,这是救灾。实际上,这是他一贯的选择——在别人逃的时候,他选择站出来。那不是作秀,而是他生命里早就烙下的信念。
这才是真正的牛逼。牛逼不在于你多大,而在于你是否在关键时刻,选择了人性。
遗憾的是,并不是所有企业家都能走这条路。很多人还在追逐虚妄的光环,忽视身边的人,忽视员工,忽视顾客。可未来的方向,其实很清楚。就像经济学家约瑟夫·熊彼特说的:“资本主义的根基,不在于资本的堆积,而在于创造性的破坏与重构。”胖东来做的,正是一次价值观的重构。
有人问,他为什么不把企业做大?为什么只待在许昌、新乡?也许答案很简单:他要的不是遍地开花,而是一地生根。他要让更多人看到,商业的本质是让生活更美好,而不是吞噬一切。
或许我们都该想一想,在自己的岗位上,能不能做一点点“尊重”的小实验。今天见到同事,试着真诚地夸一句;今天遇到顾客,耐心地解释一次;今天回家,对家人说一声谢谢。这些小动作,不花钱,却能让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。就像胖东来最初拉家常,换来的不只是销量,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。
当然,你可能会失败。你真诚开口,对方冷漠回应,你会尴尬。但别急着放弃。换个方式,再试一次。真实的善意,总会被感知。于东来也不是一次就成功,他经历了拘留所、矿洞、火灾,才悟出“尊重”的力量。
最后,回到最初的问题:为什么胖东来能一次次上热搜?答案很简单,因为他们做到了大多数企业做不到的事。不是价格战,而是价值观;不是资本逐利,而是人性为本。
或许,这就是我们要找的方向。不是盲目追随巨头,不是空喊理想,而是一步步,在自己的岗位、企业、生活里,落实尊重与真实。
朋友曾评价于东来:“他是一个商业江湖里的异类,却是生活世界里的常人。”也许,正因为他选择做常人,才让他成为异类。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