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唐:后悔30岁时没干这些事
2025-09-19
三十岁那年,你在做什么?有人忙着加班,觉得自己终于能独立养活自己了;有人忙着结婚,觉得一切都步入了所谓的正轨;有人还在迷茫,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。可过了二十年再回头,才发现,那些曾经觉得“来日方长”的事,很多已经错过了。
冯唐说,他几乎想不起来自己三十岁的模样。生日吃了什么,和谁在一起,都像被时间抹掉的痕迹。可有些遗憾却越来越清晰,比如没有多和父母坐下来吃顿饭,没有培养一个无用的爱好,没有去一个无人问津的地方旅行。
我们常以为人生的关键在于“有用”,在于效率、在于成绩、在于别人眼中的认可。但偏偏,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,才构成了我们人生最温柔的底色。
想想看,朋友分很多种。有人能给你提供资源,有人能拉你一把,有人能替你遮风挡雨。但真正让你长出松弛感的,往往是那些“无用的朋友”。他们带你喝酒聊天,聊的不是名利场,而是天上的星星和水里的月亮。他们会带你走进CBD之外的世界,让你知道在瓦尔登湖边发呆,也能算一下午时光。这种陪伴,也许没办法给你升职加薪,却能帮你稳住心里的天平。
再说爱好。你二十岁时追逐的是技能,三十岁时追逐的是效率,但到五十岁时才发现,真正能陪伴你走过孤独和无常的,是那些看似无用的兴趣。有人在夜深人静时磨墨写字,有人坚持练小提琴,拉得并不标准,却能让自己安静下来。爱好不是装饰,而是给你在失落时的一条退路。它让你知道,人生不是只有工作和家庭,还有属于自己的小世界。
有人喜欢去热门景点打卡,觉得那才叫没白活。但冯唐提到,真正让他清醒的,是常去三个地方:故乡,大学校园,解剖楼。故乡让时间慢下来,提醒你别忘了根;大学让你记得,智慧的海洋比名利更辽阔;解剖楼则直白地告诉你,死亡是必然,你终究要学会和有限的生命和解。这三个地方,任何一个旅游景点都代替不了。
人也需要旧物。那些不能升值的旧物,往往承载着生命里最真的部分。一件穿旧的睡衣,一箱泛黄的信件,一本本记着心路的札记。它们不会给你财富,却能在你某个低谷时提醒你:你走过来过,你写下过,你活过。
还有一件事,很多人直到年纪大了才会明白:爱过一个不可能在一起的人,并不是徒劳。那种爱可能没有结局,但它让你知道,爱情不只是柴米油盐,还有心动和纯粹。它提醒你,人的心里要留一块不被世俗磨掉的地方。
你有没有发现,我们年轻时太习惯和“有用的人”消磨时间。和能带给你机会的人吃饭,和能拓展你人脉的人喝酒。但那些和“爱的人”相处的时间,往往被挤压。等到五十岁回头,你才发现,和爱的人在一起,才是幸福的根本来源。事业成败可能只影响你一时的心情,而陪伴才会长久支撑你的内心。
在生活里,很多小动作也许看似微不足道,却足以改变你的人生体验。比如穿一次青春期不敢穿的衣服,哪怕被人盯着看,你会突然感到一种解放。比如在电梯里帮别人按一下楼层,虽然只是几秒钟,但那份善意可能会温暖别人一整天。比如学一道新菜,哪怕只是一盘煮熟的饺子,但能让所爱的人笑着说一句“真好吃”,那种满足感,比任何加班完成的报告都更真实。
当然,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。比如冯唐也试过“喝止插队的人”,结果差点被打。那是失败的返工。但你要承认,善意与勇气,永远不可能保证完美的结果。重要的是,你试过,你愿意在不公出现时发声。即便暂时退让,也不代表你要放弃。
资料显示,世界卫生组织曾在2020年发布过一份研究,强调人类幸福感的重要因素里,睡眠、社交和兴趣爱好是长期稳定的支撑。换句话说,我们常常拼命追逐的财富和地位,只能带来短暂满足,而那些“看似无用”的东西,才决定了你余生的质量。
试着做一个小实验。今天和父母吃饭,把手机放下,专心看着他们。可能一开始你会尴尬,不知道聊什么。但很快你会发现,他们其实有很多话想说,只是平时没机会。再试着做一次,遇到陌生人时说一句善意的话。也许你收获的只是一个微笑,但那一刻,你的生活变得更温柔。
冯唐还说,三十岁时他没给自己想墓志铭,如今回头,他只想写一个字:诗人。那并不是说他真的要以诗为业,而是他希望自己的人生有诗意。
这其实也是提醒。我们每个人都在为生存奔波,但别忘了,生活还需要诗意。诗意不等于浪漫,而是一种态度。它可以是每天阅读三十分钟纸质书,可以是每周买一次花插在瓶子里,可以是收藏一件老手工艺品,也可以是研究一个冷僻的课题。诗意,就是让你的心保持鲜活。
人生到了某个年纪,你会越来越明白:真正重要的,不是你拥有多少,而是你留下了多少真实的痕迹。写日记,直到宇宙尽头;偶尔毒舌,让自己活得畅快;不去纠正三观不同的人,点到为止,看破不说破。这样的生活,不是退让,而是成熟。
有人说,三十岁以后就很难改变人生轨迹。但冯唐用他的五十岁证明了,改变永远不晚。遗憾不是负担,而是提醒。它让你在未来的岁月里,别再错过。
所以,如果你现在三十岁,或者即将三十岁,请别急着成为别人期待的模样。请试着把一部分时间,留给那些看似无用的小事。它们也许不能立刻给你带来利益,却能让你的灵魂有一个安放的角落。
或许,这正是我们该去思考的:人生不是一场关于效率的赛跑,而是一段关于意义的旅程。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