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滴滴赴美上市!29岁创业,38岁身价280亿,创始人程维:为什么年轻时,要选难走的路?
2025-09-19

清晨的北京,空气里还带着雨后的湿气。一个穿着深蓝衬衫的男人站在路边,伸手拦车,却连着几次都被拒载。他脸色沉下来,却没有发火,只是默默记下这段经历。几年后,他把这段无奈变成了一个庞大生意的起点。这个男人叫程维。

1983年,他出生在江西上饶一个普通小镇,父母没有特别的资源,也没什么显赫的背景。高考时,他因为漏做三道大题,没能进理想中的名校,被调剂到北京化工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。那一届里,还有一个叫陈伟星的人,因为考前失眠错过了机会。一个选择退学重考去了浙大,一个选择留下硬撑,走上完全不同的轨迹。命运的分叉口有时候就是这样,偶然里夹带着必然。

程维是那种典型的小镇青年。他早早告诉自己,出生在哪里不重要,重要的是一定要到大城市闯一闯。于是他背起行囊去了北京。大学不算出众,专业也没兴趣,但他没有放弃。他想过,人生里能抓住的节点不多,既然机会来了,即便是勉强,也要撑住。

毕业后,他和很多普通年轻人一样,经历过盲目的试探。卖保险,交了押金却连一份都没卖出去;进了一家号称大公司的企业,却发现是足疗连锁;跑过无数招聘会,投过不计其数的简历。那时候的他,挫败、迷茫,却也倔强。乔布斯说过:“要成就一番伟业,唯一的途径是热爱自己的事业。如果没找到,那就继续寻找。”程维信了这句话,所以第一年,他换了六七份工作。每一次都失败,每一次都重新开始。

直到进入阿里,他才第一次找到“可以坚持”的感觉。刚进公司时,他毛遂自荐站在前台,不知道能不能被接受。偏偏有人愿意给他机会。于是22岁的他开始跑销售。每天见客户,做拜访,磨嘴皮子,积累经验。六年后,他成了阿里最年轻的区域经理,又升到支付宝副总。那是他职业生涯的高点。可在外人艳羡的目光里,他自己却开始不安分。

2011年,他决定创业。没有贸然裸辞,而是花了九个月的时间寻找方向。他在杭州北京两地跑,常常因为打不到车误机,或者看着亲戚在王府井苦等三小时仍没打到车。这种切肤之痛让他意识到,出行市场里有个巨大的空白。正好,英国的打车应用Hailo刚拿到融资,移动互联网也正在兴起。于是,他和王刚合伙凑了80万,带着怀疑和反对声,创立了滴滴。

那时候的质疑声震耳欲聋。很多人说,中国司机连智能手机都没普及,怎么可能用软件打车?可程维觉得,正是因为市场不成熟,才有机会。创业是孤独的。他每天都要听别人说“不可能”,但他自己不停问自己“能不能”,直到确信心里那条路值得走。

创业的第一关不是市场,而是人。程维很早明白,业务可以变,团队才是根。账上只有100万美元时,他花240万买回了不合适CTO的股份,又挖来百度的张博。后来,他更是把柳青请进团队。那次谈判,他用了一句话打动对方:“滴滴工资的一半都是你的,剩下的才是我们的。”为了取得信任,他带着八个高管自驾去拉萨,一路吸氧、发烧、哭泣。那是生死共担的试炼。柳青在喜马拉雅山脚下流泪,最终决定放弃华尔街的光环,加入滴滴。

2015年,滴滴和快的合并,补贴大战暂告一段落。可更大的敌人出现了——Uber。估值400亿美元,技术领先,市场份额迅速扩张。卡兰尼克甚至开出条件:要么让出40%股份,要么被打垮。程维拒绝了。有人形容那时的滴滴,就像小米加步枪对抗飞机大炮。可他仍然说:“中国不是1840年。”最终,2016年,滴滴收购了Uber中国。

战胜快的,干掉Uber,程维没有松懈。美团上线打车业务那天,他还和王兴一起吃饭。新闻出来后,他才知道对方早已准备开战。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,他平静得像是在讲故事:“中国有350个平台,多一个又怎样?”成吉思汗说过“尔要战,便战”,他就用这五个字作为回答。

程维的人生,像是一部关于选择的剧本。高考漏题,大学被调剂,他选择接受现实;工作无数次失败,他选择不断尝试;阿里前途无限,他选择放手创业;面对巨头围剿,他选择硬碰硬。他的人生哲学简单:年轻时,要选难走的路。因为那条路向上。

有人说,这是野心。也有人说,这是赌性。但如果没有这些难走的选择,他不会从一个小镇青年,成长为身家数百亿的企业家。滴滴不会上市,他不会站在纽交所的舞台背后,冷静地回忆自己曾经拦不到车的窘迫。

在清华的演讲上,他说过一句话:“世界一直被有志向、独立思考、敢想敢干的年轻人推动着。”这句话并不华丽,却击中要害。年轻时如果一味选择安逸,日子或许轻松一时,但很快会发现能力停滞,机会消失。相反,那些愿意咬牙走难路的人,哪怕一路跌跌撞撞,最后也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坡度。

生活不是父母,不会一直宠我们。年轻时贪图的小舒服,往往换来后来加倍的难受。有人工作安逸,一个月拿着七八千工资,觉得挺好,可几年后,别人收入翻番,他却还停留在原地。想跳槽,却发现自己早被安逸掏空了。那一刻,才明白,真正亏掉的是能力,是机会,是时间。

人和人的差距,往往不是智商情商,而是选择背后的思维方式。程维的故事告诉我们,选难走的路,意味着放弃眼前的安稳,意味着更多不确定,意味着质疑和孤独。但那恰恰是把你推向更高处的力量。

年轻时不怕走弯路,就怕走惯了平路。因为平路的尽头,往往是悬崖。难路的尽头,却可能是另一片天空。
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