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人最靠谱的能力,是能扛事儿!
2025-09-23
半夜,医院急诊室的长椅上,一位年轻父亲低着头,手里紧握着手机,屏幕上是未接的电话。他不敢回拨,因为那是债主的催款。孩子正在病房里挂水,妻子靠着床沿打盹,脸上写满了疲惫。护士经过时小声说了句:“他看起来好像什么都能撑,但眼神里,其实全是孤立无援。” 这一幕刺得人心发凉。生活常常就是这样,你以为快要崩盘了,却还得继续咬牙硬扛。扛不住的,掉下去,就是万丈深渊;扛得住的,哪怕步履蹒跚,也终究会迎来一丝光亮。
有人说,一个人最靠谱的能力是聪明。也有人说,是情商高。但经历过风雨的人都明白,真正决定你能走多远的,不是那些表面上耀眼的天赋,而是你能不能扛事。能不能在失业的通知下,依旧站起来找机会;能不能在疾病的阴影里,还能安慰家人一句“别怕”;能不能在全世界都唱衰你的时候,还能说服自己再坚持一阵子。扛事,不是逞能,而是硬生生把该你担的重量揽在肩上,不抱怨,不推脱,不退缩。
很多人倒在了第一道坎。比如那个叫毛北的少年,高考忘带准考证,觉得前路全毁,就用极端的方式结束了一切。他并不是不聪明,恰恰相反,他优秀到让人艳羡。但他没学会的,是如何扛住突如其来的打击。相比之下,还有人选择另一条路。知乎上那位18岁的少年,在父亲欠下七百万外债后,撑起了整个家。他没去外地读梦寐以求的名校,而是留下来照顾母亲,自己开补习班、发传单、讲课,嗓子哑了就含着润喉糖继续讲。一个暑假挣了六万多块钱,和七百万的窟窿相比微不足道,但却稳住了摇摇欲坠的家庭。那股韧劲儿,才是他真正的资本。聪明可能让你一时领先,能扛事,才决定你最终能走到哪儿。
历史上那些真正强大的人,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。司马迁忍受宫刑之痛,留下《史记》;苏轼被贬到荒僻之地,却总能活出洒脱与自在;罗永浩欠债六个亿,不是选择消失,而是转身去直播卖货,两年不到就快还完了。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说过一句话:“哪有什么胜利可言,挺住就是一切。”这句话听起来冷硬,却是真理。生活就是一场长跑,跑得快不算什么,能一直跑下去,才是真正的胜者。
有人会说:“可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大的勇气啊。”是的,勇气确实稀缺。但扛事并不是天生的,它是被生活一点点逼出来的。你第一次熬夜写方案,发现没垮掉;你第一次硬着头皮去谈客户,发现也没那么可怕;你第一次独自面对糟糕的结局,发现哭过之后依旧能走下去。这些经历,就是锻炼扛事的肌肉。试试看,哪怕只是每天做一个小动作,比如坚持把困难的事先做掉,不再拖延。或者在情绪快要崩溃时,先深呼吸十秒再说话。这些小小的动作,日积月累,能改变一个人的骨架。
当然,扛事也不是无敌的盔甲。它有边界,有代价。就像那个年轻导演胡迁,才华横溢,却在生活的穷困和打击中放弃了坚持。五个月后,他的遗作《大象席地而坐》拿下柏林电影节大奖,被誉为“大师级作品”。但他已经来不及看到了。那就是一个没能扛下去的遗憾。有人会说,这是不是命运?其实不是。更残酷的真相是,命运不会眷顾任何人,它只是反复问你:“你还要不要继续?”如果你答“要”,就只能扛着走下去。
面对命运,最智慧的姿态,不是抱怨,而是调整姿势,把绊脚石踩成台阶。鲁豫在节目里说过一句话:“我采访过那么多人,最可贵的品质,就是不着急。”不着急,其实就是能熬。熬得过谷底,才有机会见到高峰。就像河流穿过峡谷,再奔腾,也总会流向宽阔的海面。人也是一样,跌宕和曲折,是过程;能不能走到最后,取决于你能不能把这段过程扛过去。
有人可能会问:是不是扛事,就意味着一味地硬撑?并不是。扛事不是死扛,而是会调整节奏。像九头蛇一样,被砍掉一个头,长出两个新的头。生活把你打倒一次,你要想办法站起来两次。扛事的智慧在于,不是拒绝痛苦,而是学会从痛苦里长出新的力量。那位快递小哥送啤酒时出了车祸,地上摔得一片狼藉,他却笑着捡起两瓶没碎的,一瓶递给城管,一瓶自己喝了。乐观不是天真,而是一种抗拒不了命运就享受命运的姿态。这种姿态,让人看见生活的另一种可能。
如果你愿意,今天就可以试试一个小实验:当你遇到让你暴躁的瞬间,先把手机调成静音,去外面走五分钟,再回来面对。你会发现,很多原本想爆发的情绪,已经被走散了。或者,试着在一天结束的时候,写下三件自己撑下来的小事,哪怕只是“今天很累,但我还是把工作做完了”。这不是自我安慰,而是让自己看见:我确实在扛,我确实有韧性。
可能有人会反驳:“可我已经失败过很多次了。”没关系。扛事并不意味着你不会失败,而是意味着你能在失败之后重来。失败是常态,返工是必修。只要你还能再试一次,就还没彻底输。很多时候,差别就在于,你有没有再站起来的那一口气。
人生真正的可靠感,不在于别人有多么欣赏你,而在于你能不能在最糟的时候,把自己撑住。就像罗素说的,人生就像一条河,有时湍急,有时平缓,最后流入大海。河流不会问你怕不怕,它只会带你继续往前。能不能不被击垮,能不能在咬牙的缝隙里看见希望,决定了你最后能走多远。
所以,当有人问起,一个人最靠谱的能力是什么?答案不是智商,也不是口才,而是能扛事。能扛事的人,跌倒了还能站起,受伤了还能继续走,失望了还能再期待。挺住,就是一切。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