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为什么你做事情很容易放弃?怎样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?
2025-09-23

深夜的候车厅,人声嘈杂,行李箱轮子在地板上拖行的声音此起彼伏。一个年轻人靠在角落的椅子上,手里攥着一本早就立下目标要读完的书。可书页翻了没几页,他的手指又不自觉地滑向手机屏幕。亮光一闪,短视频里热闹非凡的世界立刻吞没了他。那一刻,我突然意识到,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坚持不下去的真实模样——并非没有目标,而是目标在即时的诱惑面前,总是显得那么脆弱。

很多人问,为什么我做事情总是容易放弃?其实原因并不复杂。人类的大脑天生追求即时反馈。心理学家B.F.斯金纳在上世纪提出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,简单来说,就是我们更容易被立刻到来的奖励所驱动。读书、健身、学习新技能,这些都属于延迟满足型的任务,它们的回报往往要几周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会显现,而短视频的笑点、游戏的升级、零食的甜味,却能在几秒钟内让你获得快感。长期和短期的拉锯战,绝大多数人都会输给短期。

那天,一位朋友对我说,他想培养写日记的习惯,每天记录一点心情和思考。开始的时候,他坚持了半个月,可某一天加班到深夜,实在没有力气再写,就空了一页。第二天翻开本子,看到那道空白,他心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:算了,断掉了,失败了。于是,日记本再也没有打开过。这就是典型的全有或全无思维,非黑即白的认知,让我们轻易放弃,而不是学会在中断后重启。

事实上,真正的长期坚持,从来不是依靠意志力硬撑,而是通过不断的小实验,找到能让自己舒服又能稳步推进的方式。比如你想健身,不要一开始就要求自己每天一小时,否则很快会因为疲惫而放弃。更合理的做法,是先做一个低成本的尝试,比如每天睡前做五分钟深蹲,动作再笨拙也没关系。等身体逐渐适应了,再增加到十分钟、二十分钟。这样的小步快跑,才有可能积累成长期的惯性。

我也曾经失败过。那段时间,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,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读书。开始的三天还挺顺利,后来有一天熬夜写稿,第二天根本爬不起来。连续中断两次之后,我心里开始怀疑,这件事是不是不适合我。后来我换了策略,不再要求自己必须五点半起,而是规定:每天早晨,不论几点起床,都要读书十五分钟。结果,这个小调整让我坚持了下来。返工之后,我才明白,失败本身不可怕,可怕的是被失败定性,误以为自己不行。

外部证据也能说明这一点。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,人类日常行为中大约40%是由习惯驱动,而不是由即时决策决定。换句话说,当一件事情被重复到成为习惯,它就几乎不再消耗意志力。比如刷牙,我们不会每天纠结要不要刷,而是自动完成。同理,长期坚持的秘诀不在于“坚持”这两个字,而在于如何把它变成习惯的一部分。

那天我观察到一个小动作,很值得学习。一个朋友为了强迫自己读书,他在沙发扶手上放了一本书,每次坐下时手里自然就会碰到。这个布置让“拿起书”变成无意识的动作,读书的门槛瞬间降低。这就是所谓环境设计,比起靠大脑提醒自己,更容易奏效。你也可以立刻试试,把手机放在远处,把水杯放在书桌旁,这些小实验会悄悄改变你的行为模式。

当然,坚持的路上,总会有干扰。比如出差,打乱了原有的作息;比如家人朋友的聚会,让计划被搁置。这时候,重要的不是埋怨环境,而是要学会责任和解释。曾经在一次采访里,我听到一位企业家讲过,他要求自己每天写三百字心得,有一次连续两天忙到凌晨,没能完成。他在公司晨会上公开承认:这件事我没做到,我要调整方法。他的坦然承认,反而赢得了团队的尊敬。因为责任不是完美执行,而是敢于面对问题,并给出解释。

坚持还有一个关键,就是正反馈。假如你背单词,不要只盯着数量,而是去感受“今天我学会了三个新词”的喜悦。哪怕少,也比零强。心理学家特蕾莎·阿马比尔在研究创造力时提出过“小胜理论”,她发现,哪怕是微小的进步,只要被记录和认可,就能显著提高一个人长期坚持的动力。所以,与其追求完美打卡,不如每天给自己找一点点进步,并承认它的价值。

可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忘记这一点?原因在于社会不断灌输的自律神话。媒体喜欢塑造某个人几十年如一日的故事,让我们以为坚持靠的是钢铁般的意志力。可真相是,意志力是最不可靠的燃料。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伊·鲍迈斯特研究过,意志力是有限资源,就像肌肉一样,会被消耗。单纯依赖意志力的人,注定会在某一刻崩溃。而真正聪明的人,靠的是习惯、环境和反馈,把坚持变得不需要意志力。

这让我想起古语里的一句话: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。跬步的意义不在于多快,而在于不断累积。哪怕中途停顿,也只是路上的一部分,不等于归零。遗憾的是,很多人一旦停顿,就认为前功尽弃,于是彻底放弃。这恰恰是最大的误解。

如果你现在也在为“坚持不下去”而烦恼,不妨今天就做一个小实验。拿一张便利贴,写下你最想坚持的一件事,再把它缩小到今天能完成的最小动作。比如不是“我要写完三千字”,而是“写一句话”。不是“我要跑五公里”,而是“换上运动鞋,走下楼”。当你完成了这个动作,哪怕只是五分钟,也要承认它的价值。你会发现,积累不是遥不可及,而是从今天这点小小的动作开始。

或许你会中断,或许你会失败,但那又怎样?只要你能返工,只要你能再起,就不算真正的放弃。坚持的意义,不是一次不落的完美执行,而是让自己在一次次中断和返工中,依旧走在那条路上。成长,永远是在路上。
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