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如何让别人自愿追随?详解「五级领导力」
2025-09-23

那天,一个年轻的创业者坐在空荡的会议室里,灯光有些冷,他手里攥着厚厚一叠简历,却盯着桌面发呆。公司已经到了要扩张的阶段,可他突然发现,自己招不到合适的人,也留不住核心骨干。一个老同事拍了拍他的肩,说了句半开玩笑的话:“你不是老板吗?他们为什么不跟你?”这句话,像一根细针,扎在心里。

人为什么愿意追随另一个人?是因为职位的压迫,还是因为情感的吸引?是因为绩效的证明,还是因为成长的可能?这正是约翰·麦斯威尔在五级领导力模型里,试图回答的问题。

领导力的起点,是头衔带来的权力。办公室里的那张椅子,赋予你可以下命令的资格。但职位只能让人“必须”服从,而无法让人“愿意”追随。于是你会看到一些画面:员工表面听话,实际上心里打着小算盘;交付的活,刚好及格,却绝不额外投入。表面上团队稳定,实际上在一点点失血。麦斯威尔提醒我们,职位不能造就领导者,是领导者成就了职位。真正的挑战,不是别人怎么跟随你,而是你能否先领导好自己。

如果说第一级靠的是“不得不”,第二级就靠“想跟随”。当一个领导者开始走到人群里,倾听他们的故事,关心他们的困惑,建立起真实的人际关系,人们才会慢慢打开心门。那天我见过一个细节:一位企业负责人没有直接宣布新战略,而是花了三个小时和基层员工聊天,他记下每个人的名字,还问了他们家里孩子的情况。后来,那些员工在会上几乎是主动要求加班,说“我们想把这件事做漂亮”。这就是人心的许可。正如那句常被引用的话:“只有当人们知道你有多么在乎他们时,他们才会在乎你的想法。”

但关系只是桥梁,能不能真正走过去,还得靠结果。第三级领导力的关键词是“绩效”。当一个人把团队带到更好的位置,组织因他而变好,追随才会更稳固。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显示,人们学习最多的,不是听到的道理,而是亲眼看到的榜样。你做了什么,比你说了什么更有力量。那位年轻创业者后来明白,团队不走心,是因为他自己没有给出足够清晰的目标,没有在关键节点站出来承担。一次项目危机,他决定亲自陪同一线团队熬夜改方案。第二天,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成了最好的动员令,团队后来再也没有推过责任。

绩效带来声誉,声誉带来信任,但如果只停留在结果层面,领导力还是有限的。更高的层次,是培养人。四级领导力的魅力,在于让人才复制人才,让影响力从加法变成乘法。一个成熟的领导者,不会满足于“我能做”,而是要让别人也能做,甚至能教别人再去做。这种倍增,才是企业长青的秘诀。一个细节让我印象很深:华为早期在任正非的坚持下,推行“传帮带”制度,要求老员工必须带新人,把经验写进文档,必须让新人能独立接手。表面上浪费时间,实际上却建立了惊人的战斗力。

第五级领导力,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状态。人们追随你,不是因为权力、关系、结果或培养,而是因为你就是你。你的名字本身,就代表了信任。乔布斯的故事,很多人熟知他桀骜不驯的一面,但少有人注意到,他在被苹果驱逐后,反思、学习、与皮克斯文化碰撞,最终进化成“乔布斯2.0”。当他回到苹果,已经不是单纯的天才,而是一个能点燃团队潜能的成熟领导者。真正的巅峰,不是锋芒,而是让人心甘情愿地抬起你,把你抛向空中。

如果你想知道别人是否会自愿追随你,不妨做一个小实验。明天,在会议上少讲一半时间,把剩下的时间用来问问题:他们在乎什么?他们想达到哪里?你会发现,当人们被认真倾听,他们的回应会比任何口号都强烈。再做一个小动作,把团队里的一个新手拉到身边,让他跟着你做事,然后让他独立去试。过程中,他可能会犯错,甚至拖慢进度,但当他第一次独立完成,你会看到他的眼睛里闪着光,那是比绩效更长久的忠诚。

当然,领导力的路上,失败与返工不可避免。那位年轻创业者曾尝试过一次团队激励,他给全员发了一封长邮件,罗列目标与愿景,结果第二天几乎没人回复。他以为大家冷漠,直到有人悄悄告诉他:“老板,邮件写得太像报告了,没人有感觉。”他不得不返工,换了一种方式——用故事开场,用一个细节触动,再把目标自然带入。结果,这一次大家纷纷转发,留言说“终于看懂了我们要去哪”。这次返工让他明白,领导不是喊口号,而是讲得让人愿意跟随。

资料显示,盖洛普在2022年的一份全球员工敬业度调查中指出,只有21%的员工真正投入工作,背后的关键变量就是领导力。管理能让系统运转,但只有领导力能点燃人的内驱。你要别人追随,靠的不是职位,而是持续的影响。

当我们回望这一路,五级领导力像是一段旅程。起点是职位的权力,随后是关系的许可,再到绩效的信任,发展人才的倍增,最后抵达巅峰的个人象征。每一级都不可跳过,每一级都要用行动去兑现。你无法只凭空谈理想,就让人心甘情愿跟随;你也不能只靠一次绩效,就指望别人永远效忠。真正的领导力,是一场自我修炼与他人连接的双重长跑。

遗憾的是,很多人停在了第一级,享受着职位的光环,却失去了带人的能力。也有人停在了第三层,以为结果就是一切,却在危机中发现人心散了。能走到第四层的,已经不多;能抵达第五层的,更是凤毛麟角。但这并非神话,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。正如吉姆·柯林斯在《从优秀到卓越》中所说:“真正伟大的领导者,不是以个人的魅力,而是以谦卑和坚毅成就团队。”

所以,如果有人问我,如何让别人自愿追随?我会说,不要急着去赢得别人,先去赢得自己。你能否真诚倾听?你能否以身作则?你能否培养出比你更强的人?当答案逐渐清晰,追随就会自然而然发生。
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