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做一个总是抱怨的人,这个世界不欠你什么
2025-09-23
深夜的街灯下,一个外卖小哥停在路边,摘下头盔,低头看着手机。他刚刚被顾客投诉,说送得慢,可他心里明白,刚才一路堵车,谁也不愿意耽误时间。他忍不住在心里抱怨:为什么这么不公平?可很快,他把手机收进兜里,重新骑上车。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人生最大的差别,不是遇见什么,而是我们怎么回应。有人选择抱怨,有人选择继续。
在这个世界上,抱怨的声音从来不缺。有人抱怨上班太累,有人抱怨老板太苛刻,有人抱怨父母不给力,有人抱怨社会太残酷。可是你仔细想想,抱怨真的能改变什么吗?它能让工资涨一分吗?能让困难自动消失吗?答案显而易见。抱怨像是一种麻药,让人短暂舒适,却把真正的力量一点点消耗掉。等到清醒时,环境没变,困境还在,只剩更沉重的无力感。
史蒂芬森的故事,我一直记得。他出身贫寒,十几岁在煤矿做童工,甚至到十八岁才学会写自己的名字。换成别人,早就抱怨命运不公,认定自己一辈子翻不了身。但他没有,他在别人喝酒取乐的时候自掏腰包去上夜校;在妻子早逝、父亲失明的打击里,他依旧咬牙坚持。他明白自己改变不了环境,却可以改变自己。后来他发明了矿灯,修建了铁路,被尊称为“火车之父”。他这一生的底色就是四个字:不怨天尤人。
相比之下,那些总是抱怨的人,往往停在原地。他们习惯把责任推给“可恶的他人”和“可怜的自己”,一遍遍重复“如果不是他害我,我早就成功了”“要不是我命不好,我也不会这样”。阿德勒曾拿出一个三棱柱,上面三句话,来访者只能看到两句——“可恶的他人”和“可怜的自己”。这是多数人在叙述自己的时候最常用的两种逻辑。可第三句“以后怎么办”,往往被忽视。可关键就在这句。过去无法改变,但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。
很多人问,为什么别人和我在同样的环境下,他能走出来,我只能原地打转?原因其实很简单,别人选择爬山,你选择抱怨。计算机科学里有个爬山算法,你被随机丢在一个点上,要做的就是找到身边最近的高点,然后一步步往上攀登。生活何尝不是如此?命运把你丢在低谷,你要做的不是哭喊为什么,而是盯着最近的一座小山往上爬。每一步都是积累,每一次坚持,都是通向更高处的路径。你可能登不上珠穆朗玛,但至少不会一直困在山谷里。
我见过一个真实的失败返工。一个年轻人创业,第一次就赔了几十万,合伙人散了,父母埋怨他不务正业。他也曾躲在屋里抱怨社会冷酷,觉得努力没用。可抱怨了一个月,账单还是要交,他别无选择,只能硬着头皮重新出发。这一次,他放下幻想,从小生意做起,摸索着改进模式。半年后,他终于熬出一点成绩。后来他笑着说:“我浪费的不是那几十万,而是那一个月的抱怨。”这句话听得我心里发紧,抱怨真的是最贵的代价。
资料显示,哈佛大学在一项关于“情绪对绩效的影响”的研究中发现,长期抱怨会让人陷入负面循环,效率下降,注意力分散,甚至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换句话说,抱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,还会让问题更复杂。有人说抱怨是情绪的出口,可如果出口连着的是深渊呢?真正聪明的人,会选择用行动消化情绪,而不是把情绪扩散给世界。
那天我和一位老同事聊天。他说:“我年轻的时候,动不动就抱怨,抱怨领导不赏识,抱怨工资太低。后来我才发现,抱怨一圈,结果就是浪费时间,错过机会。你再怎么骂老板,他也不会多给你一分钱。可你去学一门新技能,换一家公司,可能命运就此不同。”那一刻我懂了,抱怨本质上是一种懒惰,它让你把注意力放在别人和环境上,而不是自己能做的改变。
弱者报复,强者原谅,智者忽略。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,而是一种选择。当别人伤害你、误解你,你可以把精力花在愤怒和抱怨上,也可以收回精力,继续走自己的路。报复让你困在过去,原谅让你放下负担,而忽略,则让你把眼光投向未来。史蒂芬森忽略了被剥夺发明权的委屈,贝聿铭忽略了外界的指责,他们都选择了把注意力放在“以后怎么办”。
或许你会问,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压抑所有的不满,变成哑巴一样的人?并不是。情绪是人的本能,但差别在于你停留多久。抱怨五分钟没问题,但如果抱怨五年,那就是人生的陷阱。你完全可以先说一句“这不公平”,然后转身去问自己“那我还能做什么”。小动作可以立刻尝试:当你想抱怨的时候,先把这句话写在纸上,再在下面写一句“以后怎么办”。光是这个动作,就能把你从情绪拉向行动。
生活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给你优惠。这个世界从来不欠我们什么,它只会把结果交到你自己手里。你选择抱怨,就收获停滞;你选择行动,就收获改变。命运给你的是牌,你能不能打好,全凭自己。你可以坐在原地感叹牌太烂,也可以一边出牌一边寻找机会。真正的高手,从来不是拿到最好牌的人,而是把最坏的牌打出花样的人。
正如古语所说:“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学而上达。”这是孔子给弟子的教诲。怨天尤人,只会让人困在狭隘的自我感受里,学会在现状中积累,在爬山中成长,才有机会走向更高的远方。
或许答案未必立刻出现,但愿我们都能少一点抱怨,多一点行动。把抱怨变成动力,把无力变成积累,把谷底当作起点。你会发现,哪怕山再高,路再远,只要你不抱怨,还在走,就一定会看见属于你的风景。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