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乔布斯当年是怎么面试我的?
2025-09-23

那天的风格很像戏剧开场。不是敲锣打鼓,而是一声突兀的响动,把所有人的注意力瞬间拉紧。你能想象吗,一个候选人正端坐在副总裁的办公室里,正准备回答一个常规到让人打哈欠的问题,背后却传来一句刺耳的冷笑:“我们真的还在问这种愚蠢的该死的问题吗?”那声音像刀子一样切开空气,不需要回头,他就知道,是乔布斯来了。

这就是故事的入口,没有过渡,没有铺垫,直接把人推到一个无法退缩的现场。乔布斯没有寒暄,没有眼神的礼貌交流,只是坐下,拿起问题表,边翻边嗤笑,最后把整张纸扔向墙壁,砸落一幅画,声音清脆,尴尬漫延。他终于抬头盯着候选人,只问了一个问题:“你是谁?”

这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面试。乔布斯要的不是履历,不是项目,不是能力条目,而是灵魂。他的凝视像是一种拷问,逼着对方交出最赤裸的答案。候选人慌乱,但也硬着头皮说出实话:“我来是为了拒绝你们的Offer,因为一直有人劝我来面试,不来像是疯了。”乔布斯听到“傲慢的混蛋”四个字时愣住了,像是第一次有人敢这样直面戳穿他的本色。他笑了,反而起身说:“来,跟我散步吧。”

你能想象吗?那一瞬间,空气从绷紧到松弛,再到带着某种玩味的轻盈。候选人困惑,却还是跟了上去。楼道里,没有人和乔布斯打招呼,甚至刻意绕道。可是当他和你说话时,却让你觉得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存在。那种专注让人发烫,也让人慌乱。

散步时,他开始像个孩子一样推销Apple,讲那些“疯狂的东西”,讲“伟大的东西”,情绪涌动,眼神发亮。他甚至还没问过对方的名字,却已经许下三倍薪水、公寓、汽车的承诺,只为留住一个还在犹豫的年轻人。最讽刺的是,当对方提醒他连名字都不知道时,他却准确说出全名、出生地、生日、学校。原来,一切早已在他手中。

这种反差极其戏剧化。表面上他像一个不可理喻的霸道面试官,实际上,他在用一种极端方式试探人心:你是个有趣的人吗?你会在意形式还是敢直面本质?你有足够的火花让他把宝压在你身上吗?

候选人答应了,只是先试一个月。可结果是,他没再回到麻省理工的公寓,一呆就是几年。那时,Apple正在准备iPad的雏形,乔布斯把未面世的原型机递到他手上,说:“这会很棒。”多年后,iPad成为人人手里的工具,他才意识到,那一刻自己亲历了历史的转折点。

回头看,乔布斯的面试更像是一场挑衅:拒绝常规问题,拒绝乖巧回答,只追问一个灵魂性的“你是谁”。他把对方从舒适的轨道里拎出来,丢进一个陌生、尴尬、甚至荒谬的场景,再用承诺、热情和赌注把人推向未知的边界。这不是招聘,这是筛选一种气质:能否在混乱里保持自我,又能否在激情里被点燃。

故事的余韵更浓烈。当事人说起时仍然忍不住笑出眼泪,因为那一刻,他被彻底改变了。乔布斯确实粗鲁、极端、苛刻,但也真诚、专注、燃烧。他逼着每个人走向更高标准,承担更大责任,也用自己的生命力撑起一家公司最疯狂的创新。

这不是神话,而是一种残酷的真实。失败过、返工过、痛苦过,但最终落下的每一步都刻在时间里。乔布斯没有隐藏他的矛盾:既温柔又残忍,既冷酷又热烈。他从来不是完美的,但他确实改变了世界。

更重要的是,他改变了那个面试者。候选人说,因为认识乔布斯,他成了更好的人,过上了完全不同的生活。他留下了一句简单却沉重的告别:“谢谢你,史蒂夫,我爱你,仍然想念你。”
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