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人值不值钱,看他的原则值不值钱
2025-09-25

夜雨潺潺,巷子里灯光摇晃。一个男人撑着伞,脚步却很慢。他刚和领导吵完,原因很简单:对方要他在账目上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。同事劝他,“算了吧,大家都这样,你不签字,不是找麻烦吗?”他抬头看了看灰蒙的夜空,低声回了一句:“那是我的原则。”那一刻,他孤独,但也清醒。他忽然意识到,人值不值钱,看的不是身价、履历和关系,而是你守住的原则到底值不值钱。

很多人以为妥协是一种智慧,以为退让能换来安稳。但真相是,一旦你在关键处失去了原则,你所在乎的一切,就会一点点从手中溜走。作家柒柒曾写过自己年轻时的爱情,曾经说“宁缺毋滥”,结果遇到一个男生,她把所有的原则都丢掉了。为了他,她冬天清晨守在河边买鱼,明知身体难受还要洗脏衣服。可换来的不是珍惜,而是嫌烦。她以为牺牲能换来爱,结果连尊严也失去了。多年后她才明白,失去原则的人,注定也会失去自己。

这并不是个例。在社会关系里,一个没有原则的人,最容易被别人拿捏。你越是迁就,对方越是得寸进尺。有人因为怕伤情面,一次次借钱给嗜赌的朋友,结果被卷进无休止的麻烦。到最后,他搬了家,失了朋友,还落得一身伤。你会发现,没有原则,别人就会无限试探。你放下的不是底线,而是给对方更多的机会伤害你。

黄执中说过一句直白的话:“人值不值钱,看他的原则值不值钱。”原则就是你的防御系统,是你与世界博弈时的护城河。没有它,你会被一点点吞掉。心理学上常说,个体之间存在吞噬关系。你不坚硬,就会被吞噬。你的原则,决定了别人对你有没有边界感。

有趣的是,原则一旦建立,很多麻烦自然消解。两个同学都不喝酒,一个总是找借口说“我感冒了”“我胃痛”,结果经常被灌醉;另一个干脆斩钉截铁:“我不喝酒。”开始大家还劝,后来干脆放过他,还主动帮他说话。区别不在于喝酒,而在于有没有原则。清清楚楚告诉别人,你的底线在哪里,别人反而会尊重你。

刘同的故事也印证了这一点。他定下规则:绝不和朋友有金钱往来。有人说这太冷酷,可他坚持。起初别人不解,后来大家都习惯了。反而,他避免了很多纠纷。他说过一句话:“以前没有原则,经常吃哑巴亏。建立原则后,哑巴亏几乎就消失了。”生活的复杂,不在于环境多恶,而在于你是否清晰地给自己设定了不容侵犯的界限。

原则不只是一种防御,更是一种长远的价值。褚时健种橙子时,宁可砍掉三万多棵树,损失上千万收入,也要保证品质。他说:“不让别人吃亏,这是我的原则。”正是这样的底线,让褚橙成为全国闻名的品牌。很多人觉得降低标准能多赚一些,可真正赢得尊重和长久价值的,恰恰是把原则立得够高。

我们总会面对诱惑和两难。陶渊明在家中失火,日子困顿,机会摆在眼前,只要稍微妥协就能恢复安稳生活。他却宁愿守着田园,宁愿清贫,也不愿违背本性。屈原在流放中,宁可抱着石头投江,也不愿蒙尘于世俗。有人说他们迂腐,但他们却在坚守中获得了生命的欢欣。真正痛苦的,不是太坚定,而是半吊子。既想要自由,又害怕失去庇护;既渴望真爱,又不断妥协。这样的人,两边都得不到。

在现实生活里,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类似困境。一个小实验可以试试:当别人逼你做不愿意的事时,不要解释太多,试着直接说一句“不”。你会发现,别人反而不再纠缠。这种看似简单的动作,其实是原则在替你承担代价。它让你学会直面冲突,也让你学会选择自己。

当然,坚持也会有挫败。有朋友尝试过“凡事都不拒绝”,想通过好人缘赢得机会。结果半年后,他发现自己忙到焦头烂额,工作没做好,人情也没落下好。他不得不返工,总结经验,设立“拒绝清单”,把不该做的划清界限。返工的过程很痛,但让他真正明白,只有让别人看到你的底线,才会让别人真心尊重你。

公开资料显示,斯坦福大学一项2017年的研究指出,在人际关系中,越是敢于坚持清晰边界的人,反而被认为更可靠、更值得信任。这印证了一个事实:原则不是隔绝关系,而是让关系更清澈。

所以,人的价值,从来不是用金钱来衡量,而是看你有没有足够贵的原则。你的原则构成了你的灵魂,也塑造了你的人生走向。你守住什么,就会得到什么。你失去什么,就会被剥夺什么。

有一句古话说得好:“虚室生白,吉祥止止。”意思是说,空出来的屋子,才能让光亮照进来。人心也是这样,你给自己立下原则,拒绝不该有的东西,反而会有更好的东西走进来。

遗憾的是,很多人直到失去才懂得。有的人一生都在妥协,结果连最后的尊严都不剩。而有的人,哪怕孤独,也能站在黑夜里对自己说:“这是我的原则。”那一刻,他已经赢了。
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