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岁遭遇家人生病、公司裁员,终于明白:自助者天助之,自佑者天佑之
2025-09-25
三十岁,有的人在庆祝生日,有的人在做职业规划,而我,却在同一年里,被命运连环击中。母亲突然生病倒下,公司毫无预警地裁员,仿佛有人在暗处猛地关掉了灯。那一刻,我才真正明白,所谓岁月静好,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;所谓铁饭碗,不过是你还没经历过风浪的错觉。
那天深夜,我接到表姐的电话,她声音发抖,说妈妈晕倒在地,被送进了急诊室。病房外的走廊很长,我急忙赶到时,灯光刺眼而冰冷,医生拿着一叠检查单,说治疗费至少需要十几万。那一瞬间,我嗓子发紧,心口像被压了一块大石。站在病床前,看着母亲输着液,手背上布满青紫的针眼,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生活的脆弱。原来,所谓幸福,不过是一场不曾被打扰的短暂安稳。
可偏偏,人不会只被一件事击倒。就在母亲治疗最艰难的时刻,老公的单位传来消息:大幅度裁员,他的名字赫然在列。他拿着通知书回家,苦笑着说,或许该卖掉房子。我盯着他,心里翻涌着说不出的愤怒。外面秋风凛冽,窗户吱呀作响,我却突然意识到——曾经以为安稳的日子,根本没有根基。没有收入的支撑,再体面的生活,也不过是一座沙堆的城堡,风一吹,就塌。
更讽刺的是,不久之后,我自己也被卷入裁员名单。那天,我走出会议室,整个人发抖。想到母亲的医药费,孩子的学费,想到房贷和水电费,我甚至不敢呼吸。那晚,我彻夜未眠。丈夫在旁边安慰我,可我却在心里无声地问:如果连工作都保不住,我们到底拿什么抵御这世界的风雨?
我决定孤注一掷。主动向领导提出无薪留下,用时间和力气换取一丝机会。两个月里,我几乎住在办公室。泡面成了唯一的三餐,眼睛熬得布满血丝。可也正是那段日子,我第一次明白,所谓价值,不是写在合同上的数字,而是你能不能在关键时刻,证明自己不可或缺。最终,业绩回暖,我逃过一劫。可这份侥幸,却让我彻底清醒:没有什么岗位能真正护你周全,唯一能依靠的,永远是你自己的可能性。
那年冬天,我偶然看到一本书,作者说,写作是抗击打性最强的技能。那句话像一枚火种,点燃了我心里的某处。于是,我报名参加了一个写作训练营。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,为了提升自己而如此系统地投入。每天五点起床,读课件、做作业、听点评,甚至女儿都好奇地问我:“妈妈,大人也要学习吗?”我笑着告诉她:“当然啊,妈妈要变得更厉害,才能带你去更远的地方。”她望着我眼睛闪闪发光,那一刻,我突然觉得,自己不仅是在救自己,也是给孩子一盏灯。
过程并不轻松。刚开始写作时,我常常卡在第一段,删了写,写了删。有一次熬到半夜,交出的作业还是被退回修改。我躺在床上,心灰意冷,甚至想过放弃。但第二天清晨,我又重新坐到书桌前,提醒自己,跌倒了也只能爬起来继续。那次返工失败,成了我写作路上的分水岭。我学会了不再苛求完美,而是先写,再改,先交,再学。也正因为那次挫折,我开始真正懂得成长的代价。
慢慢地,我收获了第一个“优秀作业”,第一次被助教公开表扬。小小的认可,却让我兴奋得整晚睡不着。写作的底层逻辑,也在悄然改变我的工作思维。以前写年终总结,总是拖延到最后一刻,堆砌了几千字废话;这一次,我先设定目标,再筛选要点,三小时写完,逻辑清晰,重点突出。领导读后,发来消息:这是部门里最好的总结。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,写作不仅是文字的功夫,更是思维的训练。
除了技能,我还意外获得一个高质量的圈子。训练营里,有公务员、翻译师、创业者,每个人都拼尽全力追求进步。他们的故事,让我看到不同的生活路径。有一次,我为孩子教育发愁,群里的妈妈三两句话就让我想通。原来,困扰我许久的问题,在别人眼里不过是小石子。和这样的人同行,我不再觉得孤单。
更大的惊喜,是女儿的改变。她看到我每天学习,也开始主动拿书在身边陪着我。有次朋友来家里,她竟然学着大人的语气说:“嘘,不要打扰妈妈,她在学习。”那一刻,我鼻子一酸。教育,不在说教,而在身教。我的坚持,悄悄成了她的榜样。
经历了病痛与裁员,我不再期待有人来替我撑伞。写作让我重新站了起来。就像夜空里无数星星,我不再盼望哪一颗照亮我,而是学会自己发光。生活随时可能倾覆,但只要手里握着一技之长,脚下站稳了,就不会彻底坠落。努力会让人上瘾,越努力,越幸运,这不是心灵鸡汤,而是我切身的体会。
三十岁,是一道分水岭。有人被困在过去的幻觉里,有人选择直面风雨。亲历过疾病与失业,我才懂得,自助者天助之,自佑者天佑之。人生没有真正的庇护所,唯一的出路,就是让自己成为光。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