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看完段永平的100条思考,我终于悟出他为何这么牛
2025-09-25

在旧金山的一个清晨,薄雾还没散尽,海鸥掠过海湾大桥,一位中年男人正推着婴儿车走过街角。他叫段永平,表面上是带孩子的普通父亲,实际却是中国商业史上最特别的存在。他曾是小霸王、步步高的掌舵者,是OPPO、vivo背后的布阵人,也是第一个花几百万美元拍下巴菲特午餐的中国企业家。更重要的,是他隐身之后的持续胜利。苹果、茅台、腾讯、网易、拼多多,几乎每一笔投资都翻倍甚至百倍。他为什么能反复做到别人以为“不可能”的事?

很多人以为这是运气,可当你读过他那上百条思考,就会发现,真正让他立在浪潮之巅的,是一种笃定的清醒。那种清醒,让他在别人喧嚣时转身离场,在别人怀疑时耐心等待。

资料显示,他在四十岁时就选择退休,把重心放在带孩子和打高尔夫上。一个正当壮年的企业家,选择离开舞台,这在国内几乎是罕见的。很多人不理解,甚至觉得不可思议,但事实证明,他的撤退不是消极,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。他在“少”里,找到了属于自己的“多”。

我记得他在一次访谈中提到过:“如果你能做好一件事,为什么要做一堆做不好的事?”这句话看似简单,却像是一把刀,直指商业世界里最容易被遗忘的常识。很多企业在扩张时热衷摊大饼,从手机做到家电,从饮料做到房地产,最后什么都做不精。段永平的逻辑却是,跳水运动员动作越少越好,干净利落,才能稳稳落水。

一个年轻创业者曾模仿过这一点。他开了一家小餐馆,朋友劝他做外卖、开分店、加副业,他偏偏死守只卖三道菜。开始大家觉得他顽固,甚至笑他“没野心”。可几年后,他的餐馆排队的长度,成了这条街最鲜明的风景。那天他说:“我明白了,聚焦不是小气,而是力量。”这是他读段永平感悟后,做的一个小实验。而实验的结果,是让他餐馆活下来的根本。

不过,并非所有模仿都能成功。另一个创业者学了“聚焦”,结果关掉副业,全力押在主营业务。可惜他所在的行业需求急转直下,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,很快资金链断裂。失败的教训是:聚焦不是盲目,而是要清楚自己能在哪一件事上比别人更强。段永平敢“聚焦”,因为他有足够的判断和耐心去选择那件正确的事。

这也是他和普通投资者最大的区别。段永平买网易的时候,股价已经跌到一块钱,市场几乎一致看衰。别人觉得是垃圾,他却每天默默买入,最后一天甚至一个人吃下了几十万股。那种孤独,外人难以想象。可他后来回忆时却说:“我买的是公司,不是股价。”这句话乍听很理性,细想却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冷静。

和他相熟的人说,段永平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“简单不等于容易”。表面看,他的方法都很朴素:不做不懂的事,不借钱,不做空,认清能力圈。可真正做到这四句话,需要极大的自律与克制。人性喜欢复杂,喜欢刺激,喜欢追风口,而他能反其道而行,坚持二十年。就像打高尔夫,每天练八小时挥杆,日复一日,结果简单,过程枯燥,却不容易。

在雪球和博客上,他曾经和网友们辩论过“低价”策略。他直言:“低价是最容易的路,也是最难的路。”这话很多人不懂。表面上打价格战,能赢一时的市场,但长远看,低价会掏空利润,摧毁文化。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就是他的学生,黄峥后来做低价,但背后逻辑不是廉价,而是效率,是用技术和供应链压缩中间成本。这才是低价的“难”。

在管理上,他也留下了很多与主流不同的观点。他反感所谓的“狼性文化”,觉得靠强迫加班和喊口号的企业,迟早会输给真正尊重人性的公司。他甚至明确说过:“两个火鸡加起来,不会变成一只老鹰。”意思是,人才不是拼凑的,而是选择合适的。而合适性,比合格性更重要。这种判断,看似冷酷,却救了无数企业免于庸人泛滥。

这并非个例。国内很多公司在扩张期拼命招人,结果组织膨胀,效率下降,文化变味。段永平的企业,始终保持精简,他宁可错过机会,也不愿冒这个险。这种稳,不是保守,而是对时间的敬畏。

我最佩服他的一点,是敢于在市场最嘈杂的时候安静下来。巴菲特说过:“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,平庸企业的敌人。”段永平用亲身经历印证了这句话。他不是追求短期暴利,而是看准一件事,等上十年二十年。比如苹果,他在早年重仓买入,很多人觉得疯狂。可十几年后,事实证明那是改变命运的决定。

我们常常以为聪明,就是不断创新,不断折腾。但段永平的聪明,在于“不做”。不做无谓的扩张,不做不懂的投资,不做迎合短期的喧嚣。他的厉害,是一点点攒出来的。

看完他的一百条思考,我终于明白,他之所以“牛”,不在于他看穿了多少复杂的秘密,而在于他反复提醒自己:回到本质。

也许你会问,这些对普通人有什么用?我觉得完全可以做个小动作试试看。比如今天开始,你可以写下三件你最想做的事,再划掉两件,只留下最重要的一件,然后把八成的精力投入进去。坚持一个月,看看变化。你会发现,聚焦不是限制,而是力量。

当然,也要预留一次返工的机会。你可能发现,选的那一件事,并不是你真正擅长的。没关系,改掉就是了。段永平说过:“做错了就尽快改,不管代价多大,都是最小的代价。”这句话,比任何大道理都实在。

段永平的成功,不是神话,而是一种选择。他用几十年的时间证明:大道至简,知行合一。真正的高手,不是比谁更快,而是比谁更耐心。

朋友曾评价他:“他最厉害的地方,是把复杂的世界活成了简单。”

或许,这才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。
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