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中科院博士“小作文”刷爆全网:你的世界若无光,就把自己活成光
2025-09-25

那天傍晚,窗外雨点打在铁皮屋檐上,声声清脆。我刷到一封信,朋友圈里已经被它刷屏。点开一看,是一位中科院博士写的毕业致谢。原本以为是常规的客套,却没想到几乎每一句都像刀子,在心里划出印记。他写母亲离家,父亲不管,破屋漏雨,靠抓鳝鱼、钓鱼、养小猪仔、出租水牛撑过少年时光。他写拖欠学费被老师约谈,冬天破鞋冻得直打寒颤,夏天没鞋赤脚在泥里走。那不是文字,是活生生的命运压痕。

读到这一幕,我忽然想起一句话:你的世界若无光,就把自己活成光。

很多人看这封信时破防了,因为他们从中看见了自己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委屈。苦难往往被叙述成励志的背景,但他没有美化,他只是平静地记录,把自己一路爬行过的黑暗写下来。越读越沉重,却又越觉得珍贵,因为那不是胜利者的炫耀,而是一个人和命运缠斗后的见证。

这让我想到一个细节。他直到毕业,直到确认自己跳出了那片苦海,才写下这封信。换句话说,这份表达是有底气的。他不必担心被嘲笑,不必怕“诉苦”成为软弱的标签,因为他已经走到了另一岸。资料显示,这位博士后来进入深圳的大厂工作,从事人机交互与机器翻译研究,收入足以支撑新的生活。他能说出真相,是因为不再需要遮掩。

这样的故事让我想起“筹码”的比喻。穷人家的孩子,天生手里的牌很少。读小学,靠婆婆和自己的劳作撑;读高中,靠免学费和贵人帮助渡过;读博士,靠一步步熬。每一个节点都可能坠落,任何一次中断,都可能重回黑暗。可他把有限的筹码发挥到了极致。不是因为牌好,而是因为不放弃。

有一次,我在朋友聚会里提起这封信,一个做中学老师的朋友沉默了很久,说起自己学生的事。班里有个女孩,每天早晨第一个到教室,书桌上常常放着前一天晚上擦得发亮的矿泉水瓶。别人以为她爱整洁,其实那是她用来换取早餐钱的。她的学习成绩稳定,奖学金是她唯一的底气。老师说:“她和这位博士的故事是相似的,只不过还没到能回头讲述的那一天。”听完我心里一紧,那是现实版的“乌云密布,却努力透出一缕光”。

故事并非总是向上。读书时,我也尝试过“把有限筹码发挥极致”的小实验。那会儿我准备一场重要的面试,没有资源,也没有人脉,只能靠每天模拟答题,录下自己的声音再逐字反省。坚持了一个月,确实有提升。但我也记得,那段时间因为过度节省时间和金钱,营养不良,最后面试当天头晕差点晕倒。这就是试错的代价。光靠拼命,不一定是最优解。返工后的体会是:筹码虽少,但要用得长久,不能用到把自己消耗殆尽。

反思到这里,我才意识到,这个博士的故事,其实还藏着另一层意义:生命的可能性远比我们想象得多。

我想起《纳闷集》里一个片段,一个女孩准备跳崖轻生,被摄影师吓阻,说“跳下去死不了,只会骨折疼上几十小时”。在寻找“更好悬崖”的过程中,她看见漫天萤火虫,人生豁然开朗。那个画面和博士的经历何其相似。本以为人生只有痛苦,结果坚持着走,竟然看到不同风景。

这并非孤例。在知乎上,那封博士的致谢信下,有一千七百多个相关回答。很多人同样出身贫苦,但靠着读书改变命运。有人说,从来不是“读书无用”,而是你放弃了手里的那根稻草。读书未必能让每个人富有,但它是绝大多数人唯一能跳出原有轨迹的机会。

我害怕的不是质疑“读书无用”的声音,而是有人真的相信了,然后放弃努力。那才是真正的绝望。

在这里,我想给读者一个小实验。把过去一周你刷短视频、游戏、闲聊的总时长统计出来,再对比一下你真正用来学习或自我提升的时间。你会发现差距触目惊心。然后试着每天挪出半小时,哪怕只是读一篇专业文章,坚持一个月。等你回头看,就会明白所谓筹码,其实可以靠积累增加。

当然,光说努力也容易陷入另一种陷阱——把苦难神圣化。这个博士的致谢信没有感谢苦难,他感谢亲人、恩师,却没有感谢贫穷。他很清楚,苦难不是礼物,而是阻碍。我们真正该感谢的,是那个没有被苦难彻底击垮的自己。

这点让我想起《奇葩说》里有人辩论:“不必感谢苦难,因为它磨灭了我对生活的热情。”苦难不该被美化,它只是现实。若能不经历,谁愿意走这一遭?真正值得敬佩的,是在苦难中仍旧没有丧失希望的人。博士在信里写过:“人情冷暖,生离死别固然让人痛苦,而贫穷可能让人失去希望。”他说得很透。

在我看来,他真正的力量不是坚韧,而是能把世界照亮。他没有光,就把自己活成光。更重要的是,他不只照亮自己,还想去照亮别人。那封信里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深:他想要用自己的光芒去帮助别人。那是一种格局,一种从黑暗走出来还愿意转身给别人提灯的格局。

有评论写得很好:“他的世界本无光,他把自己活成了光。”这句话获得了一万多点赞,不是因为华丽,而是因为共鸣。每个人都曾在某个阶段觉得自己身处深渊,但有人用行动告诉你,深渊也可能是通向鹏程的起点。

我忍不住想起古人说的:“已识乾坤大,犹怜草木青。”当一个人走过苦难,见过天地,依然愿意温柔地看待草木,那才是真正的伟大。

收束到这里,问题其实很简单。你是否还相信?相信光,相信努力,相信那根唯一的稻草。剧本不是你选的,但演好它,是你的责任。手里是一副烂牌,怨天尤人没有意义,把它打出王炸的效果,才是你的气魄。
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