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中方主管部门已经介绍了中美TikTok问题基本框架共识,这个框架共识是啥
2025-09-26

“中方主管部门已经介绍了中美 TikTok 问题基本框架共识”这句话,指的是中国方面对外披露、中美双方在磋商中就 TikTok(及其母公司字节跳动在美业务)这一系列争议达成的若干原则性共识或谈判方向。下面是我根据公开报道整理的这个“基本框架共识”的主要内容、意义、以及仍存争议点。

一、公开报道中的“基本框架共识”内容

根据中国政府官网、新浪社、商务部等官方渠道报道,中美双方在 2025 年 9 月 14–15 日于西班牙马德里会谈后,就 TikTok 相关问题达成了所谓的“基本框架共识”。(国家政府网) 中国官方在随后的记者会上、外交部发言人、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等也多次提及相关内容。(商务部)

下面是这些公开材料中可以归纳的主要点:

项目框架共识中的表述 / 要点含义 / 可能的操作路径
合作方式妥善解决 TikTok 问题中美双方应以合作、协商方式来处理 TikTok 相关争议,而不是对抗、单边制裁或强行退出。(国家政府网)预示未来可能以谈判、监管安排、制度安排为主,而不是单方面的禁令或强拆。
减少投资障碍 / 促进经贸合作在 TikTok 问题之外,希望双方能在更宽领域减少对中方企业的投资限制、开放市场、改善营商环境。(国家政府网)TikTok 只是一个案例,背后是更广泛的中美经贸规制与市场准入问题。
尊重企业意愿中方强调,企业(如字节跳动/TikTok)在符合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前提下,应有自主意愿参与谈判。(国家政府网)在架构设计、股权安排、主体责任上可能保留企业自主权。
符合中国法律法规 / 利益平衡中方强调,无论达成什么方案,都必须遵守中国现行法律(如技术出口管理法规、数据出境、国家安全法等)。(国家政府网)即使可能让步,也不能触碰中国的底线和法律制度边界。
开放、公平、公正、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中方希望美国能够提供对中资企业(包括 TikTok)在美运营的平等待遇,不施加歧视性政策。(商务部)防止未来在美国的监管或法律安排中对中资企业“额外设限”或不公平待遇。
中方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中资企业合法权益中方强调,在谈判中不会以牺牲国家原则、企业利益为代价。(国家政府网)警告美国,不要期望中国在所有方面都作出很大妥协。
不得将科技经贸问题政治化 / 工具化 / 武器化中方强调反对把 TikTok 或技术平台问题用于地缘政治或制裁工具。(人民网政治频道)要求美方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应更多考虑规则与市场,而非安全口号。

二、为什么要达成这样的“框架共识”?

这个“基本框架共识”在中美双方都具有一定的战略目的和政治意义:

  1. 为接下来的谈判设定基调
    — 框架共识并不是最终协议,而是双方确认一些可讨论的原则和“红线”,为后续细节磋商提供方向。
    — 这种方式有利于减少双方在谈判初期的对抗性僵局。

  2. 稳定市场预期、缓解紧张氛围
    — 一旦公开报出“共识”字样,可以向公众、资本市场、字节跳动等企业传递一种“问题有解”的信号,减少恐慌或破坏性行动。
    — 同时向美国、国际社会强调中国愿意以谈判方式解决争议,不愿破裂对抗。

  3. 争取谈判筹码 / 保护自身核心利益
    — 中国通过强调法律、主权、企业权益,试图在谈判中保留底线。
    — 同时以 TikTok 为切入点,可能希望在更广泛的科技经贸议题中争取让步。

  4. 国际舆论与规则方面的考量
    — 中国倡导“规则之上的规则”、“公正、非歧视”的原则,也是为了在国际舆论中显示中国在科技治理方面的合法性和正当性。

三、仍存在的不确定点与争议

即便有“框架共识”,但实际操作会面临很多挑战和待定事项,包括但不限于:

问题争议 / 待解事项
所有权 / 控制结构TikTok 在美国的所有权如何重组?是否要剥离?母公司字节跳动是否必须放弃控制?美国是否强制要求本土化或合资?这些还未公开明确。
技术出口 / 源代码 / 算法控制即便达成某种所有权安排,中方仍可能对核心技术、算法、源代码、数据访问等做出口控制、审批。
数据安全 / 隐私 / 国安评估美国担心 TikTok 收集美国用户数据并被用于国家安全风险,中方在共识中是否承诺某种数据隔离、审计机制还不明确。
法律责任 / 监管责任在未来安排中,美国与中国在法律、司法、监管上的责任如何划分尚不明确。
兑现机制 / 监督机制框架共识只是原则性协议,如何监督执行、设立制裁机制或违约责任,需要后续谈判。
对中资企业在美国的待遇虽然共识中提“公平、公正、非歧视”,但美国政府在国家安全审查、外国投资审查、市场准入等政策上如何兑现,是各方关注焦点。

四、如何解读这个“框架共识”的现实意义?

这个“共识”更像是一种 外交声明 / 谈判基线,还不是最终协议。可以把它理解为:

  • 是双方在敏感领域的一种“试探性妥协”——让各自都能在不显得太“让步”的前提下给予对方一定谈判空间。

  • 是对外界、对市场的一种稳定信号:TikTok 被“一刀切”禁止的风险可能被降低;谈判还有可能达成落地方案。

  • 是双方在科技、经贸、国家安全等交汇领域摸索“中美如何共处”的一种模式尝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