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一个发财的顶级心态:会玩
2025-10-01

夜很深,长沙的街头依旧喧闹。一个刚下班的小伙子,手里提着外卖,走到路口突然停住脚步。他抬头,看着霓虹闪烁的广告牌,眼神里有点迷茫。他在想:为什么我这么努力,每天加班到深夜,生活却还是没什么起色?他不知道答案,但他心底有个声音越来越清晰——或许问题,不在努力,而在心态。

有一次我见过一个上市公司创始人,他很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:“创业就是玩。”当时我愣了。因为在我们常规的理解里,创业是流血流汗,是全力以赴,是拼命奔跑。可他偏偏用一个“玩”字,轻轻化解了所有的沉重感。那一刻我才发现,原来真正发财的顶级心态,就是会玩。

玩,不是懒散,更不是虚度,而是一种把人生看作游戏的视角。一个人能否撑过风浪,能否穿越泥泞,不在于他有多么紧绷,而在于他能不能以松弛的姿态,去对待那些看似要命的关卡。

我记得小学的时候,我们班有个学霸。上课他专注听讲,下课就跑出去疯玩;另一部分同学则永远趴在课桌上死记硬背。等到考试成绩出来,前者轻轻松松拿第一,后者却常常倒数。这让我很早就意识到,紧绷未必有效,松弛有时反而是优势。

林清玄写过一句话:“没有游戏的心情,就会对苦乐过于执著,对成败过于挂怀,便难以苦中作乐,品尝生命的真味。”这句话,我直到三十岁后才真正懂。因为那时,我在北京打拼多年,始终在一份工作里绷紧神经,过得极其辛苦,却看不到什么未来。直到有一天,我放弃执念,回老家创业,开始用“玩”的心态做事,人生轨迹突然被彻底改写。

为什么说会玩是一种顶级心态?因为它让你意识到,你才是这场游戏的主角,而不是别人剧本里的NPC。

《楚门的世界》里有一个经典片段,楚门在狂风暴雨中拼命划船,最后终于撞破虚拟的天穹,走向出口。临走时他对着镜头说:“如果再也不能见到你,祝你早安、午安、晚安。”那一刻,他真正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角。

人生何尝不是如此?我们被安排了学习、工作、结婚、生子,仿佛在重复既定的循环。但会玩的人,敢于打破剧本。他们知道,别人的评价无关紧要,别人的节奏无需跟随,重要的是玩好自己的人生关卡。

有一次我跟一个朋友聊天,他正处在事业低谷。我问他:“你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?”他说:“有人指点。”后来他真的花钱结识了一位行业大佬,吃饭聊天中捕捉到了新商机,还获得了一点投资。短短一年,他从低谷爬起,重建事业。这件事让我印象很深。因为它说明了另一个真相:高级的玩家,懂人性。

资料显示,哈佛商学院在研究创业成功案例时提到,资源配置并不完全决定结果,人脉与关系常常起到关键作用。换句话说,市场看似是资本与技术的较量,但归根到底,是人的博弈。懂人性的人,知道什么时候该给,什么时候能取,知道如何用利益绑定彼此,而不是空口套白狼。

我曾经做过一个失败的尝试。那时我想进某个行业,就厚着脸皮去求前辈带我,结果因为没有任何回馈,关系很快僵掉。那次教训让我明白:玩家心态不是“白拿”,而是互利共赢。如果你能先给对方带来价值,才能获得真正的资源。失败让我返工,但返工之后,我学会了用心交换,而不是空手索取。

除了懂人性,会玩的另一个要义,是保持松弛感。

有个粉丝跟我分享过他的故事。他开了一家餐馆,天天起早贪黑,改菜单、擦桌子、研究口味,可生意依然冷清。直到有一天,他随手把做菜的过程发到小红书,抱着玩的心态,不求流量。没想到渐渐涨了几万粉丝,粉丝开始来店里打卡,口碑带来了客流,他又精简了菜单,集中做几道特色菜。结果呢?每天客流量一百五十人,营业额一天超过一万。他笑着说:“我现在比以前轻松多了,生意反而越来越好。”

这种“放松后的爆发”,让我想起一句古话:“狭路相逢勇者胜,艰难困苦恒者赢。”勇和恒,并不意味着一味死扛,而是在困境里依然敢于试,依然保持玩心。

资料显示,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发现,人在高压下的表现,往往不如在轻度压力下的表现稳定。换句话说,越是放松的人,越能稳定发挥。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越焦虑越乱,而另一些人能在轻松状态下拿下关键胜利。

所以说,会玩,不是消遣,而是一种穿越困境的能力。它让你在失败时,不是彻底倒下,而是告诉自己:不过是再打一盘。它让你在低谷时,不是陷入自怨,而是明白:只是游戏的某一关。它让你在得意时,不是过度沉迷,而是继续探索新副本。

我常建议朋友们做两个小动作:一个是写下你最近最在意的失败,再把它换一个角度看,比如“这是游戏里的一个必经副本”;另一个是每周留半天时间,做一件纯粹出于好玩的事,比如打球、画画、旅行。看似无用,却能帮你在现实的高压中保持心态的弹性。

合上这段文字的时候,或许你还在为某个困境发愁。请记住,会玩的人,才会赢。因为他们知道,这不是一场背水一战,而是一场可以不断重来的游戏。
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