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尘阁日记

无尘阁日记

你觉得生活太难熬时,来看看罗永浩!
2025-10-11

凌晨三点,北京西郊的风冷得像刀。罗永浩刚下完直播,脱下那件皱巴巴的黑衬衫,整个人靠在沙发上,喘了口气。助理递来一瓶水,他摆了摆手,笑着说:“再来一场也行。”没人接话,只有机器的散热声在夜里嗡嗡作响。那一刻,他像个还没下场的战士。

屏幕另一头,几十万人还在刷弹幕:老罗,牛逼。有人在嘲笑,有人在心疼,有人只是单纯地好奇,这个负债六亿的男人,为什么还能笑得出来。

他也曾是被仰望的人。站在讲台上,唾沫星子都能掀起浪潮;做手机时,一句“让工匠精神回归”让无数年轻人热血沸腾。可命运忽然拐了个弯,从风口到泥潭,从CEO到老赖,他被时代重重摔在地上。

奇怪的是,他没碎。

那一年,他48岁,账户被封,消费被限,官司缠身。所有人都以为他完了。可他没逃,不是去国外,也不是宣告破产,而是用最笨的方式——一个人,一场直播,一点点去还债。

很多人不理解:一个人,怎么可能还得起六个亿?

但他真还了。到2021年底,《人民法院报》确认他已偿还近4亿。没有奇迹,只有无数个凌晨三点。

那一年冬天,他为了领奖,因限高令不能坐飞机,从北京自驾到上海。1200公里,17小时。下车后他直接走上红毯,台上笑得体面,台下眼神空洞。

第二天晚上七点,他又准时出现在直播间。没有抱怨,也没有疲态。灯光一打,他又成了那个爱说段子、眼里闪着光的老罗。

这是他的人生常态——摔倒、爬起,再摔,再爬。

他早就习惯被命运耍。2019年,他做子弹短信,火了两周,死了两月;做电子烟,刚赚点钱,政策一刀切;想进娱乐圈,平台一个个冷场。他被网友戏称“行业冥灯”,笑着接下:“可能我命硬。”

他命确实硬。

疫情那年,他被困家中,别人打游戏,他开几十个电话会议。直到一份直播行业的调研报告摆在眼前,他突然嗅到机会。三个星期后,他宣布首播。

没人相信他能成功。三周时间,要谈平台、组团队、拉品牌、写脚本。连他自己都说:“这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”

可他完成了。

首播那天,弹幕滚成海。他紧张到口误,把品牌名说错,当场九十度鞠躬。镜头里,光打在他露出的头皮上,弹幕一边笑他“社死”,一边刷“心疼”。那一刻,他脸红、喘气、出汗,却没逃。他继续讲,一边道歉,一边推销。到最后,他拿起剃须刀,剃掉自己多年的胡子,留下一句几乎听不见的话:“拼了。”

那场直播,卖出了1.1亿。

有人说他卖艺,他自己也认:“战士不下战场,卖艺也得卖出尊严。”

可外界看不到的是,他每场直播前的彩排比正式时还长,复盘会常常开到凌晨;他要求团队连灯光角度都要复核三遍。为了直播时的自然感,他克服社交恐惧症,练了三个月表情控制。那时他体重快两百斤,每次上场前都要对自己念一句:“你能行。”

有人以为他是演员,其实他只是太怕掉链子。

直播间的成功,不只是救赎,更是一次重塑。他重新学会面对世界。

2020年,他在《脱口秀大会》上第一次公开提债:“六个亿,已经还掉四个了,明年就差不多。”台下爆笑,掌声混着叹息。他笑着鞠躬,像是在告别,也像在宣战。

他说过一句话:“通过干干净净地赚钱,让人相信干干净净地赚钱是可能的。”

他没忘。

他的直播间有一条铁律——不卖问题产品。哪怕报价再高,只要有争议,他都拒绝。那年,有个品牌出价几百万,请他带一款“生发仪”。他看完资料,只说了句:“骗人东西,别拿给我看。”

有一次,他夸某新能源车好,被网友质疑“收钱”。几天后品牌方真来谈合作,他笑着回绝:“真夸的东西不能收钱,不然不真了。”

他不是完人,但他干净。

今年五月,直播间一批鲜花出问题,消费者投诉。他半夜得知,直接怒吼:“马上去工厂!”当晚团队连夜赶去天津,他亲自写公开信道歉,赔双倍。

十二月,羊毛衫事件爆出,他主动承认产品不符规格,提出退一赔三。网友开玩笑说:“在老罗直播间买到假货,是中大奖。”

他笑骂回去:“我希望没人中奖。”

在他的逻辑里,体面比钱重要。直播打赏的钱,他一分不留,全捐。那是他固执的仪式——用干净的钱干净地活。

有时,他也在改变。那年,他登上综艺《脱口秀大会》做领笑员,又和左小祖咒组乐队,写新歌。他说:“年轻时候以为理想是要捧着,现在才知道,理想是要背着。”

这些年,他被骂、被黑、被告,也被喜欢。有人说他活成了一面镜子,让无数中年人看见自己的狼狈与倔强。

他不再愤怒,也不再辩解。他只是继续做。

2020年圣诞节,他因为“山寨鞋”被推上热搜。那天他气得直跳脚,发了律师函没人看,只能转发抽奖扩散辟谣。直播间里,他叹气:“再多王八蛋也还有好人。只要有一撮好人,我就能撑下去。”

六天后跨年,他举杯许愿:“世界和平,国家安定,人民幸福。欠债的都还上,债主也高兴。”

他笑的时候,灯光在他眼里闪动,像火苗。

新年的第一天,他仍然在直播间。镜头后,他其实刚输完液,医生叮嘱要休息,他却坚持上场。直播到半夜,他看着背景板上的三亚海景,说:“辛苦一年了,给自己放个假吧……或者假装放松一下也不错。”

没人笑,他也没笑。

直播结束,他一个人走出灯火,走廊很长,影子被灯光拉成一条线。那一刻,他的背有点驼,但步子依旧稳。

他不再是那个怒怼世界的罗永浩,也不再是理想主义的教主。他只是个中年人,在风里还债,在泥里走路。

有人说他败了,其实他赢得干净。

每次被问“值不值”,他都淡淡地回:“我不喜欢欠别人东西。”

或许这才是他最像理想主义者的地方——不是口号,是兑现。

他曾说:“虽然我被黑出了翔,但我更加爱这个世界。”

这句话很像他,笨拙、诚实,又带着点笑。

所以,当你觉得生活太难熬时,看看罗永浩吧。看看一个被命运摁在地上,却仍咧嘴笑着的人。看看一个从神坛跌入泥沼,还能喊出“我爱这个世界”的人。

他不是成功的象征,他是活下去的证明。

合十。如夜话,至此。